上接第1版 为了让外来游客吃到地地道道的新昌小吃,我们集聚了一批最具典型、有本地特色的小吃,其中还包括非遗小吃。”新昌县城控集团公共设施管理有限公司街区运营科副科长梁方园告诉记者。
南街坐落于新昌老城中心,以前这里是一片老旧民居,商铺不多,人气不旺。2021年,当地启动“南街城市记忆区”建设项目,同时将南街改造纳入新昌老城有机更新的核心篇章,以“微改造、精提升”为理念,着力打造“碳水王国”精华区。
代代传承是南街的味觉密码。新昌芋饺的制作技艺于2021年被列入绍兴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梁立江夫妻是南街小一鲜芋饺的掌门人,也是新昌芋饺制作的传承人。每天,二人都要花大量时间为数十斤猪腿肉去筋去膜,再反复剁制,确保肉馅细腻有嚼劲。好手艺自然就有好生意,“忙不过来,尤其是节假日,店里每天都会涌入几千位客人,只能临时喊人帮忙。”梁立江笑着说。
目前,南街已引入商铺50余家,其中新昌碳水特色小吃店35家。今年1—7月,南街累计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3.8%;营收额突破1860万元,同比增长26.9%。
离开老城中心,来到羽林街道枫家潭村,这里流淌着另一种蓬勃生机。凭借紧邻钦寸水库的优质亲水资源和开阔的滨水空间,枫家潭已成为市民游客开展亲水活动和休闲露营的优选之地。
“这片区域的旅游生态是自然形成的。”街道工作人员袁畅介绍,随着“一地三王国”策略的提出,户外运动成为新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赛道。为此,政府对此地进行了规范整治,配套相应亲水设施,同步补入保洁、交通引导、救援等力量,确保游客安全无虞、体验品质提升、生态底色长存。
亲水的热潮激活了乡村,让“流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村民收入的“增量”。俞柏炎过去在外打零工,如今回乡在政府搭建的小木屋里当老板,向游客出售亲水用品和茶饮小吃。“夏天的时候,光烤肠一天就能卖出200多根,比在外面东奔西跑强多了。”他笑着说。
新昌多年的实践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今年夏天,当地创新推出“来新昌浪一夏”暑期文旅双人巨惠套餐,整合祈福、美食、运动、疗愈等多重体验,首播当天便售出1000多套。1—6月,该县累计接待游客389万人次,同比增长35.31%;过夜游客217万人次,同比增长36.86%。
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对文化基因的创新表达,让新昌文旅实现了从“看风景”向“过生活”、从“打卡点”到“沉浸游”的转变,山水颜值转化为共富价值的路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