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我市全面提升党员带富能力

日期:08-17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徐晶锦 通讯员 邵组轩

  本报讯 这几天,柯桥区漓渚镇党校开设的“春兰讲堂”,成了当地党员晚上“充电蓄能”的好场所。其“产教融合”的授课模式,不仅提升了党员自身在兰花繁育、品牌运营、电商销售、文创开发等方面的技能,也增强了他们带动村民致富的能力。

  推动产业发展是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的关键。我市产业基础深厚,兴村共富产业较为完善,现代纺织、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产业蓬勃发展,茶叶、香榧、黄酒等“3+7+X”农业全产业链初具规模。“我们紧密结合党员内在素质提升需求,运用产业和教育融合的有效经验,开展党员‘兴产共富’培训,切实提升党员推动发展、致富带富能力。”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课跟着产业走,师资围着发展转。上虞区创设产业类党课“1+4”模式,即把一个党课主题和政治理论课、现场沉浸课、互动演绎课、先锋访谈课等四类课堂融于一体。驿亭镇杨梅产业在党建引领下的全链化发展脉络、谢塘镇著名导演谢晋改革精神对当代创新创业的启示、丁宅乡“四季仙果”插上智慧农业翅膀的探求历程等,都成为党课的生动案例。通过建设“15分钟产教融合教育圈”,让党员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充实自己。

  乡镇(街道)党校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基础阵地。我市结合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和打造兴村共富链,在一些中心镇有序建设一批产业和党员教育相融合的乡镇(街道)党校,利用“轴”“链”上的丰富资源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场景。如在诸暨市山下湖镇党校,以珍珠产业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11处技能实训中心,串联形成珍珠产业技能提升圈,可提供直播电商、剖蚌技术、生态养殖、现代农业等多种课程,深受党员干部欢迎。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建设有特色、有潜力的镇(街)党校,打造创新理论本土课程、体系化师资库、技能培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组建“产教联合体”实现组织联建、资源联合、培训联拓,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