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烈焰凝固的永恒之美

日期:08-16
字号:
版面:第08版:镜像       上一篇    下一篇

  烈焰凝固的永恒之美

  ■ 记者 陈烁 文/摄

  王芝祥与瓷板画的缘分已有40余载。从绍兴陶瓷研究所的青年匠人到如今非遗传承的领路人,他以釉为墨,以瓷为纸,在800度高温的烈焰中,让这项古老技艺绽放出时代新彩。

  1980年,刚满17岁的王芝祥走进绍兴陶瓷研究所,与瓷板画结下不解之缘。他从最基础的拉坯、施釉学起,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渐渐读懂了这项技艺的精髓:瓷板画不是简单的绘画,是泥土与火焰的对话,要经得起高温的淬炼,才能留下永恒的色彩。

  广告公司从事会展设计的8年,为王芝祥打开了新视野。他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瓷板画,尝试用陶瓷艺术表达当代生活。1997年,他考入浙江林学院系统学习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积累让他意识到,传统工艺不能困在过去,要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2000年,他开始探索非遗瓷板画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跨界之路,让这项古老技艺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王芝祥的工作室里,各种瓷板画诉说着传承与创新的故事。《祈祷》生动诠释了藏族天葬文化,在“第十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精品创作大赛上获得金奖。瓷板画《秦观》在2023年夺得第十一届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同年,《黛玉》《桃花源》等作品接连斩获绍兴市工艺美术金奖。20余件获奖作品如同一张张名片,将绍兴瓷板画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他的工作室中,还有一幅现代二次元瓷板画,被做成了相框摆件,与其他传统画风的瓷板画形成鲜明对比。王芝祥说:“传统瓷板画要通过手绘、烧制等工序,而现在可以在瓷板上先打印图画或照片,再进行烧制,成为独一无二的定制瓷板画,这是我们对瓷板画市场化的探索与尝试。”

  十几年来,王芝祥培养了百余位学员。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设计基地,他还搭建了从设计、制作到销售的完整链条,让学生们的作品能走进市场,实现“以艺养艺”。

  如今的王芝祥依然保持着每天创作的习惯。清晨的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玻璃窗,洒在他正在绘制的《运河人家》瓷板上,釉色在光影中流转,仿佛越窑的千年窑火在此刻重燃。他说:“保护非遗不是守着老物件,是让更多人看见它的美、用上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