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文
毗邻上虞的余姚梁弄镇,风景秀丽,我多次去旅游过。这里曾经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重要的活动中心,留下了不少革命遗迹,其中有座纪念馆用蜡像重塑了抗日战争时期纵队领导人谭启龙等同志在开会商议的情景。看到这些充满英武之气的蜡像,我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年采访谭启龙的情景。
那是1995年6月,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绍兴日报要组织一系列相关报道,经市委党史办同意决定安排一名记者采访曾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要领导人的谭启龙同志,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新中国成立后,谭启龙曾两次出任浙江省委书记,我深感采访的意义十分重大,事先把能找的资料都找来阅读,对四明山抗日革命根据地也有了一些了解。
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江南一带疯狂蹂躏,给浙江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决定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谭启龙奉命从苏南地区率领一支部队挺进四明山,出任浙东区党委书记,统一指挥浙东抗日战争。后来这支部队不断壮大,编制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使浙东根据地成为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
采访那年的6月6日中午,我赶到杭州湖滨的大华饭店,见到了谭启龙的秘书,他大致问了问采访的内容,说谭老年事已高,身体不是很好,采访要紧凑一点,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下午3点不到,我就到了小楼,只见一位穿着一套普通中山装的老人坐在客厅中间。秘书在老人耳边说了几句,并向我招招手。我赶紧上前,老人伸出手,我们双手相握,我感到他的这只手很有力量。他就是谭启龙同志。他得知我是从绍兴来的,说,绍兴好啊!大大地夸赞了一番。他个子不高,有点瘦弱,但说话声音洪亮,说一口带江西口音的普通话。我立即进入采访正题,希望听听当年浙东抗日战争和建设根据地的英勇事迹。老人的两眼放出一种激动的光彩,开始沉浸在回忆之中,当年的情景大概又一一涌到脑际,应接不暇。他的语速不断加快,但说到沉痛的地方,又会突然停歇,似乎陷入沉思之中。可是一会儿,他又激动地说起来。我记得他说得最多的是如何确定战略方针,这个方针就是坚持三北,控制沿海。所谓三北指的是余姚、慈溪、镇海这三个县的北部地区,那是敌伪势力最猖獗的地区,在这里开展游击战,就像一把钢刀插进他们的心脏,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可以有力牵制他们的有生力量。谭老回忆,从1942年浙东根据地开辟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几年时间里,他领导的纵队经历过大大小小600多次战斗,几乎隔两三天就会发生一次战斗,可见当年的抗战是何等激烈,胜利的取得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谭老越讲越兴奋,秘书几次打断他,他都摆摆手不理会。后来秘书提醒他还有一个活动安排时间马上到了,他这才结束话匣子。
采访那天晚上,我也住在大华饭店一间客房里,窗外是西湖,涌着星星点点的船火,涛声澎湃,似乎在重续下午的采访。光阴荏苒,这一幕过去了30年,今年我们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牢记历史,重温往昔,励志图强,不让悲剧重现,应该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国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