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培训“量身定制”
“斗门有艺”助居民有技
■ 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叶小芳
本报讯 “前几天刚说想学门手艺找工作,今天培训班就开到楼下了!”日前,在斗门街道王家池社区“银发守护计划”美发技能培训现场,居民王姐在专业美发师手把手指导下,一步步完成分区、夹发、剪发等实操练习。近日,该社区开展美妆、美发两场技能培训,把技能课堂送到居民“家门口”,吸引辖区60余名居民踊跃参与。
近年来,斗门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丰富活动载体,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培训活动,不断擦亮“斗门有艺”公益培训品牌,让文明新风浸润村社每个角落。
“这里要‘三进两退’,从第三个洞穿进去,倒回两个洞再穿回来,循环往复就对了……”在敬敷社区文化礼堂,非遗藤编志愿者黄惠芳手持藤条,一边细致讲解藤编手提包的编织技法,一边现场示范。学员们跟着节奏巧手翻飞,一个个精致的藤编包雏形渐成。据了解,敬敷社区依托“敬敷学堂”开设藤编课程,至今已开展9期,吸引100余人次参与。课程不仅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更让大家通过售卖手工作品实现技艺变现,为居民增收提供新路径。
作为社区公益服务品牌,“敬敷学堂”围绕“树人敬敷”理念,持续探索技能培训与民生需求的结合点,后续还将推出面点裱花等特色课程。
街道还发挥文化特派员作用,开展斗门古镇“乡村摄影师”公益培训,孵化出一支由村社、企业、机关人员组成的本土摄影团队。学员们在培训中认真钻研、反复实践,摄影技巧日益精进,开始用镜头捕捉乡村的美景与变迁。
从传统技艺传承到现代技能学习,从青少年兴趣培养到中老年休闲益智,斗门街道通过“订单式”培训精准对接居民所需,公益培训课程覆盖全年龄段需求,不仅提升了居民就业竞争力,更用贴心服务织密民生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