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东鉴湖,立志成为长三角湿地保护利用样板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9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烟波浩渺的东鉴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记者 吴可蒙

  本报讯 近日,历经两年编制的《浙江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25—2035年)》结束公示,进入待批复阶段。新规划调整了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区域面积,划定了不同的保护发展区域,将通过系统保护、智慧管理、文旅融合等举措,打造长三角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示范样板。

  据介绍,新规划分三期实施,2027年前完成生态基底修复,2030年完善文旅设施,2035年形成特色品牌IP。绍兴鉴湖省级湿地公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吕清海说,相较于上一轮规划(2017—2021年)偏重生态修复的功能,这次调整强调“生态+文化”的双重价值,突出“精准保护、合理利用”的理念,从而擦亮东鉴湖这颗越城东部片区的明珠。新规划范围经过优化,调整了永久基本农田、村庄等区域,调入浙东运河部分河段,使湿地公园总面积确定为469.77公顷,湿地率高达93.63%,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023年,鉴湖湿地公园经过6年生态修复与建设,成功跻身“国家队”。这几年,通过举办东鉴湖油菜花节、龙舟祈福等四季文旅活动,东鉴湖畔的人流量逐年上升,带动了周边村庄如陶堰街道南湖村等“农家乐”等业态快速发展。为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更好推动文旅发展,新规划把整个湿地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前者严格保护原生湿地,后者重点发展生态文旅。

  吕清海说,东鉴湖是浙东运河沿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周边蕴含丰富的黄酒文化、运河文化、名人文化等,如其水系主要分为鉴湖水系和浙东运河水系,先有古越先民在此耕作生息,山阴故水道横穿其中,后有东汉马臻治水,近代又有文豪鲁迅的足迹遍布,发展生态文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湿地公园的生态基础已经相对稳固,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推动其价值转化,进行千年水乡文化赋能。”吕清海表示,将规划新建一些文化地标,以文字、图片、实物、雕塑、现场演示等方式展示东鉴湖的水乡文化、运河文化等。规划在南湖村花庄自然村建湿地文创空间,围绕湿地风光特色和珍稀物种资源吸引国内知名艺术团队、个人工作室入驻,进行文化衍生品创作,带动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在东鉴湖沿岸设置5处观鸟点,让游客了解生物多样性。另外,还将考虑引进多种业态,比如游船项目、展示古越文化的水幕电影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目前,益新村附近的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土地已完成平整,百家湖周围水上木栈道也在筹备中。

  新规划还提出惠民共富,激活乡村文旅经济。通过各种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展,带动周边村社餐饮、住宿等旅游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扶持湿地公园周边有条件的农户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态,并规划在周边村庄建共富驿站,设茶歇体验、文旅介绍、农产品展销等区域,助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