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绿水青山酿就一抹“琥珀红”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7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绿水青山酿就一抹“琥珀红”

  诸暨市同山镇持续擦亮“浙江省白酒核心产区”金字招牌

  碧水荡漾,山影苍翠,雅居美庐,酒香氤氲……走过布谷岭,踏入诸暨同山,田园湖畔风光美不胜收。昔日小作坊烧酒废水直排带来的环境问题早已不见踪迹。

  从家庭作坊、民间自酿,到酒企林立、品牌崛起,同山镇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内外兼修”的蜕变。如今,白酒产业进入了发展新周期,同山目标清晰——全力建设同山烧白酒产业带及产业社区项目,以“白酒+文旅”模式,提升区域知名度,带动全域旅游。

  “我们将努力做好白酒产业提升文章,重点突破富民通道,持续扩大同山作为‘中国白酒特色小镇’‘浙江省白酒核心产区’的影响力。”在同山镇党委书记杨高峰看来,当地这份独一无二的“醉美产业”,或将成为撬动同山跨越式发展的支点。

  亮剑——酒香“出圈”

  千年古镇千年酒,一壶同山醉千秋。

  诸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越先民聚居地之一,在其西南方位就是千年古镇——同山镇。这里枕山面水,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汤江岩、风景旖旎的布谷湖,以及穿镇而过的同山溪,构成了山水相依的地理格局。

  群山环抱下的山间田野,浦阳江水系流淌,滋养出了一个利于酿酒的微生物生态。同山烧以当地特有的高脚白藤拐糯高粱为原料,取同山镇深山泉水酿制而成,口感甘洌,酒体透着迷人的琥珀色。据悉,其独特的酿酒技艺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同山,从繁华的镇子到山沟里的村落,一路都可见酿酒的大厂、小店,酒香时浓时淡。目前该镇共有酒企7家、酒作坊75家,酿酒散户近千户,去年全镇白酒产量达6500吨,产值超9亿元。同山白酒产业呈现出“线性”上升趋势。

  同山烧尽管特色鲜明,但受限于生产规模等客观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直到当地政府开始高度重视这一产业,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同山烧产业发展。

  以推动产业集群为主,近年来,该镇聚焦品质、品牌、品位,传承创新酿造技艺,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体打好“同山烧产业规范化标准化+闲置农房激活+酒庄酒坊文化内涵提升+分类酒仓金融贷+酒户标准化提升”组合拳,大力推动同山烧特色产业迭代升级。

  “要摆脱‘土酒’标签、走出去,同山烧产业在规范化、集群化的同时,得有效植入文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杨高峰说,同山镇正通过不断盘活镇域闲置民房、绿色资源等要素,致力于打造集工业园区、休闲镇区、体验景区于一体的泛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模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酒香也怕巷子深,浙江同山醉美人酒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谢小义在深挖酒文化用于营销的同时,更重视酒文化场景的打造。在醉美人酒业里,除了同山烧非遗酿造生产场景外,还建有四大酒文化专属场馆——非遗酿酒科普馆、非遗研学课堂、傅金泉酒文化藏书馆、酒药馆,每年接待游客及学生超万人,使其成为同山烧文化传播的核心阵地。

  为了从“卖酒”向“卖文化”转变、酒旅融合打造“同山烧+”文旅新高地,同山镇打出一系列发展组合拳:建设全域制酒废水收集系统,集中处理废水,提高产能利用效率,实现酒作坊、散户年产酒量增长15%;成立同山烧产业发展联盟,出台白酒国家级团体产品标准,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机制,促进农户规模化经营……

  凡此种种,可视为积淀多年的同山烧正式“出鞘”,于行业内“亮剑”。

  智酿——乘“云”而上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技术在白酒产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少白酒企业正加速智能化转型。

  位于同山镇的浙江原锅酒业有限公司地下酒窖里,整齐码放着装满同山烧的酒坛,酒香扑鼻而来。与传统酒企完全不同,原锅酒业研发了荣获6项专利的一套智能系统——从加工第一道的原料上料,到蒸粮摊料、摊凉、发酵,直至最终的入窖窖藏,整个白酒生产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

  镜头转向“原锅酒—长公主”的直播间,“酒三代”陈心如忙得不可开交,只见她妆容精致,正向屏幕那端的粉丝娓娓道来一款非遗白酒:“同山烧因传统工艺中采用高粱叶鞘或籽壳浸泡,酒液呈独特琥珀色,通过小曲清香工艺,口感纯净柔和,醇香回甘……”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原锅酒业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大胆“触电”开设直播间,并邀请顶流网红“帅农鸟哥”前来助力,推出文创产品与低度酒款,吸引年轻群体。其“小而美”的定制酒业务亦增长迅猛,企业专属酒款成为商务礼品市场的新宠。

  “一坛好酒”标准走向数字化,让同山烧的酿造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标准”走向“高效”。

  近年来,同山镇积极建设产业“数智大脑”,构建立体式“1+7”白酒提质体系,即打通产业分析研判、质量品质检测、生产环节监管、标准政策公布、主体经营评价、线上经营销售、要素使用盘活七大板块之间的联系,为监测产业运行、预判产业风险、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成功实现同山白酒产业的提质增效。

  如今,同山烧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储粮仓等应运而生,白酒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据同山烧头部企业反馈,目前通过直播平台实现的销量已超过整体销量的30%,且趋势持续向好。

  商业嗅觉灵敏的同山,抓住“短视频+直播”风口,以数字文旅导览串联起一条“可玩、可看、可吃、可购、可学”的特色旅游路线。因为这份独一无二的“醉美产业”,这个“美酒飘香、四季果香”的美丽小镇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实现了“工业+旅游”融合共赢,带动同山功能、环境、形象全面发展,百姓生活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奔去。

  腾飞——产业“蝶变”

  走俏市场的同时,同山深知没有一劳永逸,而应居安思危。

  “‘中国白酒特色小镇’的名号,不仅是荣誉,更是动力。”杨高峰说。未来已来,同山烧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如何走出一条以白酒产业为牵引,推动山区共富的新路子?

  这考验着当地政府的战略布局以及对业务推进方向的敏锐和智慧。同山镇给出的答案是:跳出同山,立足全市,放眼全省,高起点谋划建设白酒产业带及产业社区项目。

  骄阳似火,在同山烧白酒产业带及产业社区项目拟建设现场,工作人员不畏热浪,正在进行实地踏勘、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据介绍,同山烧白酒产业带及产业社区项目计划分为两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现代化白酒生产厂房、酒窖、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供应链物流中心、会展广场、酒坊体验区等,同时配套建设污水管网处理系统等环保基础设施。

  “通过整合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研发创新、文化展示等多元功能,构建完整的白酒产业生态链,推动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深度融合。”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生产制造、品质管控、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白酒产业新高地,为同山镇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传统白酒产业转型升级。

  白酒产业集聚核心,“醉美同山”城乡共富轴、同山溪三产融合发展轴,红高粱高标准种植示范区、传统酿造工艺非遗传承区、布谷湖生态休闲体验区,各具特色的乡村共富功能节点……同山烧白酒产业带及产业社区项目谋划的“一心两轴、三区多点”功能布局,让这条共富路径越来越清晰。

  “从生产经营、基础配套、产旅融合等三个维度梳理摸排出来的23个项目,计划分三年实施,以此打造‘一样板、三基地’,实现‘五提升’。”杨高峰表示,同山镇将锚定创建“全省历史经典产业振兴与城乡共富样板”目标,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抓好项目招引,建设全国第五大清香型白酒产业基地、长三角第一大清香型白酒产业基地、全省规模最大的白酒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

  无疑,白酒产业加速驶入发展新周期,完善总面积1035亩的空间布局,通过5到8年时间实现投资提升、企业提升、产能提升、产值提升、利税提升,将促进同山白酒产业向新跃进、向高攀升,持续激发乡镇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蓄势腾飞,契机已来。以同山烧为原点,美酒的涟漪正不断荡漾开去,深深浸润着这个山区镇的共富之梦。

  撰文 何 丹

  图片由诸暨市同山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