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6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全国生态日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主题活动侧记

  撰文 裘 玮

  图片由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除署名外)

  8月的诸暨市山下湖镇,碧波映着珠影,凤山叠着绿韵。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由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主题活动在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盛大启幕。这场持续3小时的活动,如同一扇窗,让人们看见绍兴20年来“逐绿而行”的坚实步伐,更聆听到一座城市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律动。

  共赴绿色之约

  从理念萌发到遍地开花

  “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浙江萌发;20年来,绍兴深刻感悟‘两山’理念的思想伟力,忠实践行历史使命,让稽山鉴水的生态画卷愈发鲜明。”主持人的开场白,拉开了这场绿色之约的序幕。

  如此重要的活动,为什么选在山下湖镇?

  诸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昆仑的欢迎致辞回答了这个疑问——山下湖镇的珍珠养殖一度面临“水质与效益”的两难困境。为了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当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发布全省最严“禁养令”,推动传统养殖模式向生态养殖转型。如今,随着生态养殖技术不断升级,山下湖镇核心养殖区氮磷排放削减90%以上,水域水质从原来的劣五类全面提升至三类及以上,每亩养殖河蚌密度提高至6000只。去年,山下湖珍珠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

  20年来,从“污水围城”到“以蚌治水”,从“臭名远扬”到“全球热销”,这座小镇用一颗珍珠向全世界证明: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从来不是对立的,良好生态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绿色生产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这正是“两山”转化的鲜活注脚。

  绍兴市副市长王慧杰的致辞更是勾勒出绍兴20年来的转型脉络:从“染缸、酒缸、酱缸”到“芯片、药片、刀片电池”……绍兴用产业蝶变展示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内核。

  共襄诗与远方

  生态情怀在笔墨间流淌

  “翠竹轻摆,绿影婆娑,于古城间低吟浅唱,碧峰回荡着古老的谣曲,碧流织就生态复苏的瑰丽画卷……”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朗诵的,是现代诗《翠影碧梦,织就金银山水》的节选内容。这首获得全市生态诗歌征集大赛一等奖的作品,以诗意的语言,将绍兴的山水之韵与生态之梦娓娓道来,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古越大地最动人的艺术回响。

  两个月前,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浙江华汇美好生活基金会发起了全市生态诗歌征集活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组织方共收到200多首诗作。这当中,有公职人员用诗词记录政策落地的温度,有教师描绘校园里的生态课堂,有中小学生对美丽生态的纯真畅想。

  现场,获得比赛三等奖的作者陈奕行与伙伴们站在舞台中央,用稚嫩的童声诵读着自己的作品——《假如我是一抹绿》。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诗句和清澈的童音,不仅是对绿水青山的礼赞,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鲜活、最动人的传承,呼唤着每一个人从心出发,守护共同的绿色家园。

  共享转化成果

  从“生态颜值”到“发展价值”

  此次活动还发布了“‘两山’二十周年‘美丽绍兴’建设”二十佳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点面结合、特色鲜明,全面展现了我市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中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与本报联合举办的首次征集评选活动。自6月启动以来,经征集、海选等环节,初选入围各类典型实践49个,全方位勾勒出我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路径。而最终评选产生的20个案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10个面上案例体现了我市全域推进生态治理的系统思维和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的宏观布局,10个点上案例则凸显出各地结合自身特色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微观智慧。

  这些案例背后,是一本实打实的“生态账本”。活动最后,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齐方良重磅发布了绍兴20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20年来,我们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体制,生态建设形成新模式。

  20年来,我们深化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环境质量跃升新高度。

  20年来,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现代产业闯出新路径。

  20年来,我们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人居环境彰显新韵味。

  20年来,我们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格局,生态家园展现新魅力。

  20年来,我们强化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举措,生态安全呈现新势能。

  “我们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连续三年夺得‘大禹鼎’金鼎,获得‘无废城市’清源杯,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由2013年的55.17分跃升至2024年的88.56分。”齐方良的话语里,满是自豪与欣慰。

  共启时代新程

  让绿色成为最鲜明的底色

  “5,4,3,2,1——启动!”当与会领导共同将手按在启动屏上,一束束绿光从屏幕迸发,如种子破土而出,在背景墙上蔓延成“美丽绍兴”的生态画卷。这场“美丽绍兴建设再出发”启动仪式,宣告着绍兴将向全领域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全要素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全链条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全场景打造生态生活样板、全维度培育生态文化品牌、全地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六大领域发起新攻坚。

  仪式结束时,阳光穿过博物馆的玻璃幕墙折射出七彩光芒。这光芒里,有二十载“两山”实践的厚重积淀,有对美丽绍兴建设的清晰展望。刚刚落幕的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以生态之“基”立长远之“本”,做深做实绿色低碳文章。我市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认真种好每棵树,悉心护好每滴水,以“两山”理念提出20年为契机,在新起点上深化美丽绍兴建设,牢牢守护稽山鉴水生态本底,让绿色成为绍兴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活动结束后,环保志愿者小魏收拾着活动物料笑着说:“20年前,谁能想到‘绿水青山’能变成今天的‘幸福靠山’?只要我们接着干,再过20年,这里一定会更美!”

  “两山之路·美丽绍兴”典型案例入选名单

  此前,绍兴市生态环境局、绍兴日报联合举办“‘两山’二十周年‘美丽绍兴’建设”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最终选出覆盖全市域的20个优秀案例。这些案例既有全域性的面上工作成效,也有独具特色的点上创新亮点。这些案例不仅覆盖生态治理、固废处理等基础领域,更延伸至生物多样性保护、“双碳”试点建设、水库不动产登记等前沿领域,全面展现了绍兴20年来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中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

  面上典型案例——

  践行“两山”理念,绘就绍兴蓝天新画卷

  绍兴“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集成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碧水长清十二载,九鼎荣耀映鉴湖,五水共治绘就绍兴新画卷

  绍兴市全域推进“和美越乡”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探索固废监管路径,打造“无废绍兴”生态新标杆

  绍兴市推动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以创建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为载体,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绍兴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行动,为清洁城市建设“加力赋能”

  绍兴市积极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城市试点

  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创新实践

  点上典型案例——

  越城区打造运河水韵共富新样板

  柯桥区探索稽东香榧“三态协同”解锁水源保护区“两山”转化新模式

  仙果为媒,跨界融合,丁宅乡蹚出“两山”转化新路径

  诸暨市“小珍珠”书写生态经济双赢的共富答卷

  嵊州市“森林碳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特色发展案例

  外婆坑村:一片茶叶育生态富景,一抹风情聚兴村活力

  绍兴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绿色信贷的创新实践

  绍兴市创新开展水库不动产登记,盘活水利“沉睡资产”

  绍兴市创新开展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全力赋能循环经济发展

  绍兴黄酒:老字号的“生态致富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诗歌获奖名单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浙江华汇美好生活基金会等单位,向全社会发起生态诗歌征集活动,短短两个月内便收到200多首作品。这些作品既有绍兴本土创作者的深情执笔,也有新疆、四川、云南、广东等地诗人不远山海的呼应,活动经初选、复评、终评三轮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2名,现公布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选手及作品。

  一等奖

  蒋华娟 翠影碧梦,织就金银山水

  二等奖

  桑 子 越人歌

  施佳丽 碧波与苍翠的千年对话

  骆艳英 古运河之生态蝶变

  三等奖

  韩立丰 白鹭还乡

  董彩芳 若耶溪边安个家

  许金燕 打开绿色的画卷

  石景成 山河的答案

  张锐昳 绿水青山在写诗

  陈奕行 假如我是一抹绿

  优秀奖

  骆海燕 鉴湖谣

  宣迪淼 在稽山鉴水的怀抱里行吟

  何玉宝 这一座湖,叫舜湖

  王文其 青绿诗篇

  施德东 镜湖是古越历代的眼睛

  王 辉 绿水青山赋新章

  李宝祥 行吟鉴湖

  孙良才 古运河的绿绸

  周乐乐 梅渚,在生态新章里轻舞

  傅燕丹 运河边的年轮与新芽

  许马超 山水会稽

  陈潇琳 越州生态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