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 琪 通讯员 徐 楠
本报讯 近日,在新昌县东门如城,一架无人机高效作业,仅用3小时便完成了区域内5.6平方公里建筑的坐标、纹理、高度等关键数据采集与建设进度动态更新,这一效率远超传统测绘方式。通过融合无人机测绘与地面测绘技术,新昌县已经构建起覆盖全域1213平方公里的厘米级精度三维地理空间框架,为城市装上了精准的立体“数字底座”。
新昌是典型的山区县,地形地貌复杂,传统二维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规划、应急管理、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守护等精细化需求。同时,伴随城市扩张更新和基础设施升级,摸清城市地上地下“家底”,构建统一、精准、动态更新的空间信息底座,成为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和城市运行韧性的关键一步。新昌县农林水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飞流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无人机创新服务,为新昌的这一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实景三维模型让城市从平面图纸上‘立’了起来。”浙江飞流科技有限公司地理信息团队负责人张锦鋆介绍,团队以“智能协同平台+AI决策中枢”为核心,结合实景三维建模、地下管网测绘等技术,构建起纤毫毕现的城市立体数字模型。大到标志性建筑,小到道路标识,均得以精细呈现,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支撑。
以新昌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例,其实景三维模型精细还原该建筑内部情况,楼梯通道、防火分区乃至绿植信息都让人一目了然。在应急救援时,通过实景三维模型可精准定位受困者位置并规划逃生路线等。目前,新昌县已有55栋重点建筑完成单体化建模。这些模型可有效服务于景区规划、古建保护修缮及公共场所应急管理等场景。
不只地面,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同样被“搬”进数字世界。通过新建管网实时测绘和老旧管网管线探测巡管技术,新昌已完成400公里城市供排水管网的走向、管径大小等关键数据的精准采集与录入。这些数据在低空数智服务平台实时联动,为管网智能化管理、布局优化和改造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高效测绘构建的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底座,让新昌县城市智慧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今年以来,该县整合打造“一城一网”无人机指挥体系、“三维实景”数字孪生底座、“五区协同”智能巡查网络,建立了“县域一体组网、问题智能识别、处置协同高效、信息联合共享”的智慧巡检模式,有力推动了城市治理模式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智慧治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