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凌思旻
本报讯 三伏天的午后,曹娥江畔暑气蒸腾,几名孩童在江滩边追逐打闹,裤脚已被江水打湿。“小朋友,江边石头滑,快到岸上来!”沥海街道产业园区派出所王警官带着辅警快步上前,一边递上救生宣传手册,一边耐心讲解江水流速变化带来的危险。这是该派出所筑牢夏日防溺安全防线的实践场景。
入夏以来,曹娥江沥海段每日傍晚聚集上百名纳凉群众,江边嬉水、垂钓等行为增多,溺水风险陡增。产业园区派出所迅速启动夏季防溺水专项行动,根据江段弯道多、暗流多的特点,制订“立体巡逻”方案:白天由无人机沿江堤巡航,实时传回水面情况;傍晚至夜间则采取“车巡+步巡”模式,4名警力分成2组,每小时对重点区域巡查一次,高清监控探头24小时紧盯浅滩、礁石等危险点位。
“这片江湾看似水浅,实则水下有深坑。”巡逻民警指着新更换的警示牌提醒周边群众。连日来,派出所联合街道全面排查江堤防护设施,修补破损护栏2处,增设“水深危险”“禁止戏水”等警示牌多块,在多处人流密集区放置救生圈、长杆等应急设备。遇到在江边逗留的群众,民警总会递上防溺宣传页,用近期案例讲解“野泳三忌”。
下一步,沥海街道产业园区派出所将联合辖区学校、社区开展“防溺课堂进万家”活动,邀请救生员现场演示自救技巧,让夏日江畔的“安全堤”更牢固,守护群众亲水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