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实
府山街道东双桥社区马弄东区新安装了几把“睦邻椅”,让老人们不用再扛着小椅子、小马扎下楼聊天,社区内的欢声笑语更多了。这件看似微小的民生实事,恰恰体现出社区对老年人实实在在的关爱,真正暖了人心,聚了民心。
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楼晒晒太阳、和老伙计说说话,是晚年生活重要的精神慰藉。马弄东区700多户居民中老人占比高,而公共休憩设施的缺失,不仅让他们“想坐坐不下”,更无形中拉远了邻里距离。社区把椅子装到树荫下,解决的不只是他们的“歇脚难”,更搭建起了情感交流的平台,成为“老有所乐”最生动的注脚。
这些年来,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大多数越城市民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因此社区在他们的老年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一把“睦邻椅”,让老人们有了固定的“聊天室”,家长里短间化解了孤独,互助守望中凝聚了温情。社区这种从细微处着手的关怀,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度,也让“养老”从单纯的物质保障,升华为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体验。
居民有呼声,社区有回应,共建单位齐出力,甚至从选址到选材都征求老人意见,东双桥社区的做法还贵在务实“接地气”。关爱老年人不能想当然,而是要多问问他们“需要什么”。比如座椅选用防水材质,能更好适应户外环境,这些细节里藏着的,正是“以人为本”的用心。
从一把椅子到更多公共设施的完善,从社区一角的温情到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对老年人的关爱从来不是小事。只有像东双桥社区这样,把老人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才能让更多老人在细微的温暖中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