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青铜牛镇启示录》 作者 陈雨琪
■ 见习记者 张梦霞 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沉静的文物遇上AI技术,总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文物“活”起来,走进人们心中。
近日绍兴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活动现场,“智绘绍博”绍兴文物AI创作大赛的一批优秀作品集中亮相,引来群众的好奇围观。在这场充满创意的文化赛事中,38位报名选手以20件馆藏精品文物为原型,以AI作笔,脑洞大开创作出86幅AI趣图。经过网络初选、专家终评等环节,16件作品获奖。
《佛影墨韵: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凭借着独特的审美与灵巧的手法,斩获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只见一尊佛像端坐在古籍的纸页上,静静地与画作前的人们对视,仿佛正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们选择了‘齐永明六年’维卫佛石像的原型进行创作,在AI软件中输入了文物与古籍的元素,成功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创作者陈墨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保护专业的学生,精通古籍修复。她告诉记者,作品中的古籍上也分布着一些画像与文字,都与维卫佛石像有关,通过AI软件生成,“佛影”与“墨韵”相映成趣。为了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她还邀请了舞台美术专业的同学刘卜菲参与创作。“这样能使整个造型的光影效果更加自然、立体、生动。佛像微微破损的表面和泛黄的纸页相互映衬,也凸显出历史的厚重感。”陈墨表示。
另一件“酷炫”的作品《赛博朋克青铜牛镇启示录》荣获二等奖。作品中,古老的青铜牛镇置身“赛博都市”,铜器的纹路还亮起了霓虹灯光,科技感满满。创作者陈雨琪是绍兴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她表示,这次自己想尝试一下赛博朋克的风格,并融合文物的功能性与美观性。反复构思后,她最终选取了春秋青铜牛镇作为原型,一来是青铜材质的色调与赛博风格更加相符,二来它自带的历史背景也充满了吸引力。
“这座青铜牛镇源自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巅峰与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当时青铜器正经历着从礼器到权力标志的转变。将它与赛博朋克叠加,有一种科技与历史交融感。”陈雨琪介绍,在AI的神奇幻化下,牛镇的青铜锈蚀与蓝紫LED光阵融合,器物表面的云雷纹也变得更加清晰,完美展现了青铜器在现代科技辉映下的不朽魅力。
一幅热闹的《搞怪国潮:越窑香薰蹦迪之夜》也颇为吸引人,传统越窑和电竞元素碰撞,身形“胖乎乎”、呈镂空状、底下三只“足”的文物此时在光影交错间“蹦”起了迪。这幅作品的灵感源自东晋越窑青釉三足点彩瓷香薰。创作者陈女士介绍,这场国潮风的AI创作,将青瓷的秘面釉与镂空工艺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还重构了古今共饮的狂欢场景,通过“蹦迪”的形式将魏晋名士的放达精神展现出来。“在AI软件处理过程中,青瓷裂纹化作书法飞扬,在光影中重组,现代科技与古韵也在其中交织。”
文物与各种元素、不同风格的跨界联动,在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作品《碗中江南》将一个江南小镇“搬”进了玻璃碗内,仿佛一只手就能托起。《我是个鼎,SO?》中,一个古董长出了手脚,一脸“疑惑”的表情,令人忍俊不禁。
“AI技术越来越普遍和成熟,对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鼓励更多年轻人通过AI科技发挥自己的创意,也希望历史文物以更独特、艺术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到。”绍兴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