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数字赋能护佑万亩良田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06版:上虞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浦闸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全面开工

  数字赋能护佑万亩良田

  ■ 记者 杜静静 通讯员 任 梦

  本报讯 在上虞区梁湖街道新花浦村高标准农田里,传感器探入土壤监测湿度,微型气象站追光探风。“今年早稻大丰收,亩产超560公斤,增产10%。”种粮大户范文军开心地说,他承包的530亩稻田采用智慧灌溉,在夺取丰收的同时,每亩地用水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在10多公里外的上浦闸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工作人员丁舒滢一点鼠标,新花浦村1200多亩高标准农田的墒情一目了然。

  “平台主要分成综合地图、业务协同以及BIM(建筑信息模型)三维等3个板块。”上浦闸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邵冠军告诉记者,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将上浦闸灌区范围内21座水闸的信息全部纳入计算机系统。通过数字传感、BIM三维建模和AI智能识别等前沿技术,对水闸过水量、水位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相关情况一目了然。

  灌区运行管理的成效体现在业务协同板块中,它分为11个模块64项子功能。其最大亮点在于对灌区工程的健康诊断。一旦发现工程有维养需求或存在安全隐患,就会发出预警信息,传到一线工作人员手机上,切实保障工程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正说话间,相关负责人发出漫水闸需开闸放水的指令,预警巡查人员、闸门操作及监护人员按照调度指令及操作规程分工实施。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设备看到,随着闸门缓缓抬升,河水沿着曹娥江流向下游。

  眼下正值汛期,除了有人工一周四次现场巡查,更有探头时刻“站岗”、鼠标“巡逻”。工作人员介绍,监测点位周边都布设了高清摄像头,这样便能进行实时视频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结构损坏、工程安全等问题,形成处理闭环。

  作为浙江省七大灌区之一、绍兴市唯一的大型灌区,上浦闸灌区自1980年投用以来,已运行45年。其间,上浦闸灌区已进行数次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22年建成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将水情站、雨情站、墒情站等灌区“神经末梢”传回的信息组成“灌区一张图”。仅今年以来,灌区累计灌溉面积超29万亩,开展引水作业2228.6小时,总引水量达5690万立方米。

  7月31日,上浦闸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标段主体工程在崧厦街道七六丘中心河正式开工。作为国家“两重”、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工程建设范围覆盖14个乡镇(街道),设计灌溉面积达46.8万亩,其中包含新拓展的东关灌片6.6万亩。工程概算总投资9.01亿元,今年已争取到位超长期特别国债2.5亿元,预计年内完成投资4亿元。

  与此同时,灌区改造坚持“富民惠民”导向,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高质量打造龙山套闸廊桥、花浦村生态护坡等多个精品水文化节点,着力将灌区河渠打造成为生态优美、惠民利民的省级幸福渠。同步提升灌区居民聚集地人文环境,在沿线村庄建设景观工程,有效带动沿线村民共享灌区建设成果。2024年以来,灌区惠民、利民设施配套率达80%,沿线果园、茶园和其他园地灌溉面积达6.62万亩。

  上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全省领先、全国示范”目标,持续深化灌区标准化、数字化、生态化建设,通过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培育“水利+”产业融合模式,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