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孙夏莹
本报讯 近日中午,嵊州市鹿山街道捣臼爿社区的嵊情驿站内凉风习习。不少外卖小哥、快递员等群体正享用实惠的“10元爱心餐”,在充足的休息座椅上缓解疲劳。“干完活累得不行,这里能休息、吃饭,是我们的‘清凉港湾’。”刚送完单的外卖员李康说。
近年来,随着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规模日益壮大。为切实解决他们在社会保障、权益维护、能力提升、城市融入等方面的需求,嵊州市深入实施“嵊情暖新 同心同行”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五大行动”,着力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生态圈。
今年,嵊州市创新整合工会驿站、城管驿站、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全力打造嵊情驿站“15分钟服务圈”。该市通过“改造提升一批、调整完善一批、新增共建一批”的方式,因地制宜建设服务站点,目前已建成60多家,并计划年内新增至87处,逐步织密覆盖城区的服务网络。
嵊情驿站内还设置了“小哥有话说”信箱,已累积收集并解决新就业群体诉求300多件,帮助实现微心愿100余个。为更好地服务该群体,嵊州还联合当地30余家本地餐饮企业为该群体发放了3000张“小吃优惠卡”,在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落地“卡友健康驿站”,在嵊新高铁站建立“司机之家”,组织送法入企、免费体检、心理关爱、冬夏慰问、暖春行动等活动,覆盖新就业群体10000余人次。
这些“滴灌式”服务有效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嵊州在快递小哥、外卖骑手、货车(网约车)司机中分别组建邮驿先锋、越美骑侠、一路嵊风等3支志愿服务队,依托“民情码”开展“随手拍、随时报、帮忙宣、帮忙巡、帮忙解”的“两随手三帮忙”活动,建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机制,鼓励当好社情民意的“收集员”、安全隐患的“排查员”和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直接接触群众的优势,可以动员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和流动网格员队伍,收集记录各类信息,助力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享。”嵊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