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镜湖之歌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08版:新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冯建荣

  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座继往开来、熠熠生辉的城市,它的名字,叫绍兴。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举世闻名的春秋古都、东方水城,更是一座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现代化新城。而镜湖新区,则是这座城市的璀璨明珠。

  镜湖是东方水城的精华。

  这里有多彩的水系。作为地质运动而致的水乡泽国,绍兴既有海进海退而致的先天水缘,更有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所讲的“水德含和,变通在我”的水利实践。

  镜湖这个由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等密织而成的水网地区,正是海进海退而致的淤泥沉积、水土流失而致的泥石堆积的结果,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独具特色、婀娜多姿的荷叶地貌的形成,既有自然造化、钟灵毓秀的因素,当然也有先人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功劳。

  这里有辽阔的水域。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江海、河湾、湖库、塘潭、池溪、沟滩,一应俱全。

  827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密布着总长10887公里的6759条河流。其中的绍兴平原,有水面107平方公里,占了平原总面积的13%;越城区的水面占了区域面积的14.64%,而镜湖新区的水面,则更是远远高于这个占比。

  镜湖新区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当数古鉴湖的独特遗存犭央犭茶湖。犭央犭茶湖之名,因古越人呼黄色无鳞之鱼的发音而来,亦有写成黄桑、黄犭茶等的。根据《浙江省绍兴县地名志》的记载,原有湖面为4.3平方公里,1969年围湖造田,湖面减至3平方公里。即便如此,它仍是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湖的东、西、北三面,与9条河流相连,利于防洪、排涝、灌溉、航运。

  这里有迷人的水景。犭央犭茶湖中的避塘,曲直有度,高低有致,桥塘相拥,天水相融,恰似长虹卧波,堪称镜湖最为亮丽的一道水上风景线。清乾隆《绍兴府志·水利志》中记载,明崇祯十五年(1642),张贤臣罄资于湖中建塘,历5年建成,总长6里,中有桥梁一座,名谓“天济”。从此,人行其上,可享无限风光,舟行湖中,可避风涛之险,田居其边,亦免水游坍岸。避塘至今保存完好,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欲享风光,求天济,不妨常到这里去走走。

  市行政中心北侧的梅山,因西汉末年仗义为民的梅福曾隐居于此而得名,人文遗存十分丰富。这里山体低缓、地势平和,水汽氤氲、薄雾弥漫,曲径通幽、藤树缠绵,环境闲适、诸物恬淡,鸟虫对话、水天一色,仿佛水上飘忽的蓬莱仙境、海市蜃楼,俨然世外桃源、福地胜景。

  李慈铭的老家霞川,是漂在水上的绿洲,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了特殊的物理现象,使得这里的朝霞晚霞、美不胜收,水光潋滟、景色空蒙,人水相融、天人合一,素有“十里霞川”的美誉。李慈铭在其《霞川花隐词》的《望江南》中写到:“清明忆,老屋傍霞川。十里酒香村店笛,半城花影估人船。水阁枕书眠。”霞川酒香缕缕、笛声袅袅,恬淡宁静的美好景象跃然纸上。

  镜湖是文化名城的缩影。

  这里的历史很悠久。绍兴有16万年的人类活动史,1万年的稻作文化史。4000年前,立国始祖大禹在此地平天成,长眠于此。这里考古发现的越文化遗址,见证了早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在此生产生活,繁衍生息。

  这里的地名有文化。永兴、永泰、全心、安心、大善、嘉会等地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寄托着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官渎之名,因越国时在此设立“工官”——管理木材加工、建筑工程、船只生产及纺织、陶瓷、髹漆等手工业的官署而来,表明这里早在越王勾践那个时候,已有了便捷的水陆交通、相当的人口规模和有序的生产管理。

  灵芝作为本草之名,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当中,已有记载;作为这里的地名,也早在800多年前的南宋嘉泰《会稽志》中已经出现,这是一个寓意健康、阳光、吉祥的好名字。

  虹桥,是南宋理宗皇帝赵与莒出生的地方,因权臣史弥远亲信余天锡曾与赵与莒相会于此,后人便称此为会龙桥。又因少年赵与莒曾于此沐浴,故又称浴龙桥。照此说来,这里想必是一个充满机遇、遇见美好、改变命运、心想事成的好地方。

  这里的名人贡献大。古往今来,这里的人们修身齐家、严于律己,仰思乔木、见贤思齐,创新创业、建功立业,因而名人辈出、群星璀璨。

  北宋熙宁进士沈焕,《越中杂识》中称其为官“以清慎闻”,后“渡江入越,隐鉴湖之浒”。其裔明嘉靖进士沈炼,秉性耿直,嫉恶如仇,为官为民,深得百姓爱戴,曾与徐渭等结成“越中十子社”,切磋诗文,交流思想。沈炼长子沈襄,为官多惠政,工诗文,画以墨梅为绝,连徐渭也自愧不如。至清代民国,沈氏一门又出了藏书大家沈复粲、爱国诗人沈复生。

  明成化进士陈毂,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朝廷曾奖授其“内台风纪”匾额,以表彰他在正风肃纪方

  面的贡献。今高铁绍兴北站南侧的大庆寺村西湾,尚存其“进士第”牌坊。牌坊通面阔8.51米,其中明间面阔3.95米,明间上下额枋正面与背面皆雕刻狮子戏绣球、凤朝牡丹、如意等纹样图案,居中两面线刻“进士第”三个大字,朝南临河侧,上款有三排小字,模糊难辨,下款的“赐进士广西道监察御史陈毂”“弘治二年毂旦吉立”等字隐约可见。弘治二年为公元1489年,可知此牌坊已经历了530多年的风雨,值得今天的人们敬畏、呵护。

  清光绪进士、晚清名臣、文史大家李慈铭,一生忧国忧民,著述甚丰,其《越缦堂日记》居晚清四大日记之首,堪称士大夫的典范、旧文学的殿军。

  这里的人们心胸广。他们世代低调务实,耕读传家,并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吸纳异乡人,使其在这里安居乐业,成就事业。清末诸暨人徐兆佳,看中了这一方民风宽厚、交通方便、就近销售的风水宝地,在这里办起了当时规模最大的制作贮存黄酒用的陶坛企业,至今尚存的缸爿池地名,印证了当年“晋和坛行”的辉煌。

  镜湖是现代新城的标识。

  这里是绍兴的政治中心。如果说越城区是绍兴的中心城区,那么,镜湖则是绍兴的核心城区。绍兴市行政中心便坐落于镜湖的洋江路上,上级的声音每天由此而传达至全市的四面八方,各地的社情每天在此进行汇总、加以处理。

  这里是全市的交通枢纽。地处犭央犭茶湖西北的高铁绍兴北站TOD交通枢纽,是一座拥有两条高铁线、地铁交通、快速公交、交旅客运、市政道路交通、水上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体交通枢纽和区域换乘中心。

  在该枢纽中心,旅客可以通过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自驾、交旅客运、水上客运、非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方便、快捷的换乘。由此向北延伸的杭绍台高铁,使得从这里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时间大大缩短。

  地铁是城市规模与能级的标志。绍兴地铁,动建于2018年,今天已经西接省会城市杭州,明天还要东延东方大港宁波。处于镜湖核心位置的地铁梅山广场站,位于解放大道与洋江西路交叉口,是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枢纽站,建有13个进出口。依站而建的广场,是绍兴首个轨道交通综合体项目。由站而建广场,放大了站点的效应,带动了周边的开发建设,地铁由此而成了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这里是市民的生活乐园。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集聚于此,使镜湖成了名副其实的全市文化中心。其中的绍兴图书馆的前身,是绍兴先贤徐树兰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成的古越藏书楼。古越藏书楼以“存古开新”为宗旨,以“咨人观览”为目的,于1904年正式向公众开放,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近代第一藏书楼、中国近代第一家公共图书馆。由古越藏书楼发展而来的绍兴图书馆,有藏书238万册(件),其中古籍16.9万册(件),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正在承古启新为苍生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与梅山地铁广场毗邻的奥体中心,占地近24公顷,由体育会展馆、射击射箭馆、游泳馆等组成,是目前城区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名至实归的市民体育活动中心。

  作为浙江省试点项目的镜湖未来社区,旨在实现城市与社区的融合,促进生产与生活的和谐,共享现代交通的便捷,给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