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王 一 通讯员 李 理
本报讯 9月27日下午,嘉兴市职工离线大讲堂又开讲了,第五期邀请到的是全国劳动模范、正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创业导师、浙江东方博物馆馆长董利华,他带来了《老董的心里话》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嘉兴市总工会联合嘉兴南湖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结合“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开展。
董利华不仅是一位在商海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企业家,还成功建立了华东地区最大的私人博物馆——浙江东方博物馆以及日耀东方红色展藏馆。“多重身份”叠加,让他积累了许多自我成长的“经验值”。
活动开场,董利华并未急于切入主题,而是先为大家讲述了国徽、国旗、国歌、宪法的起源故事,随后巧妙地引出一个新颖独特的主题。“相信这些故事大家已经有所耳闻,但我想强调的是,这些代表中国人的标志背后,凝聚着无数人才的智慧结晶和爱国情怀。这也是我今天想和大家深入探讨的话题——人才。”董利华真诚地说道。
每个时代都对人才有特定的需求,身处当今时代的年轻人究竟该如何做?又该如何从“大家”的宏大格局中,汲取力量回归到“小家”的建设与发展呢?董利华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娓娓道出自己的心里话。
2008年,四川汶川突发地震,董利华作为绍兴市第一批援建专家,先后6次前往灾区。由他设计的“活动板房钢结构基础”,在全国援建四川灾区过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为全省乃至全国援建任务的提前完成作出了贡献。
“当下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大家都有机会学到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但人不能仅仅满足于自我提升,在国家面临困难、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要毫不犹豫地付出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社会贡献力量。”董利华语重心长地说。
工作中,董利华常被评价“灵活”“聪明”,这成了他的工作窍门。但他也从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所见所闻提醒大家,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依据自身能力,脚踏实地前行。
人在社会中生存,有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需要学习和遵循,“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便是董利华始终坚守的为人处世原则。同时,他也提醒大家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用心关注自己的“小家”。
为了让大家深刻体会家庭的重要性,董利华现场组织“亲情梳理”活动。他让大家先写下最亲近的十位亲人名单,完成后用排除法,每次划去一位相对不重要的亲人,直至剩最后一位。通过测试,大家重新审视了对家人的感情,意识到家庭的意义。董利华借此倡议,当晚每个人都给家人打5分钟电话,聊聊家常。随着他的讲述,现场听众全神贯注,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
“内容很真实,也很接地气,听了让人受益匪浅。”“老师的讲述很有吸引力,不知不觉就听了一个多小时,全程不看手机,听得十分投入。”“这场讲座让我从聚焦社会大家庭,回望自身小家庭,我们要用心平衡、努力成长。”……讲座结束后,现场职工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今年,市总工会专门开设嘉兴市职工离线大讲堂,旨在让职工零距离接触优秀奋进者,通过聆听他们的故事,在“离线”中收获“在线”难以触及的深度与思考,目前已开展的五期活动场场爆满。下一步,市总工会将继续邀请更多优秀代表分享经验,助力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