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2800吨“世界梁王”精准归位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记者 田建明 王振宇 通讯员 万里鹏 摄

  

  N晚报记者 陈 强 海盐县委报道组 董仕渊 徐愫妍 通讯员 于 淼

  

  9月27日下午3点03分,通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全桥首孔80米跨度预制混凝土箱梁顺利完成架设。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该大桥将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新阶段。9月9日,通苏嘉甬高铁海盐陆路段首榀箱梁稳稳落墩,打通陆路施工关键节点。通苏嘉甬高铁建设捷报频传,不仅预示着长三角“一小时交通圈”建设迈入加速期,也彰显出中国桥梁建造的顶尖实力。

  

  “巨无霸”刷新纪录

  架梁现场,波涛汹涌,大桥107和108号桥墩之间,一榀“巨无霸”箱梁缓缓落下,它就是被业界称为新一代“世界梁王”的80米预制混凝土箱梁。

  该箱梁长78.2米、高5.4米,重量达到2800吨。“它架设后跨度达80米,不仅轻松超越高铁常用的32米箱梁,还把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主通道的70米箱梁以及在建的香港将军澳大桥75米箱梁甩在身后,稳稳坐上‘全球跨度最大预制混凝土箱梁’这一头把交椅。”施工方相关人士说。

  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这里的潮水“脾气暴躁”,最大潮差达8.96米,水流速度最快达每秒5.3米,全年六级风以上的日子约有180天,狂风常裹着巨浪拍打桥墩;部分施工海域低潮时水深不足2米,大型设备稍有不慎就可能“搁浅”。要把2800吨的巨梁在这样的环境中运到位、架稳固,难度可想而知。

  

  科技赋能毫米级走位

  在新一代“世界梁王”运输与架设过程中,核心装备当数“天一号”运架一体船。这艘中铁大桥局打造的“海上巨无霸”特型船舶,满载排水量12200吨,最大起吊重量3600吨。更厉害的是,它是国内首创的单体船型全电力推进架梁专用船,可独立完成“取、运、架”全链条作业,像一位全能的“海上架梁工”。

  当年,“天一号”因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而生,此次再战杭州湾,剑指铁路大桥,为满足防台避台要求,它还练出“变形绝技”,原本84米高的固定臂架能折叠成43米高,当台风来袭时可变化姿势轻松穿过通航高度47米的杭州湾公路大桥,躲到舟山安全区域避险。而针对海床淤泥厚、回淤快的难题,项目团队直接派出清淤船、运泥船24小时“加班”,在海里挖出一条通畅的“梁体出海通道”。

  中铁大桥局还依托精准潮汐测算,让“天一号”在低平潮取梁、涨潮期运输、平潮期落梁,把落梁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同时,技术团队在“天一号”船体、臂架和吊具上布设85组智能传感器,在海上指挥调度中心的监控大屏上,实时对船舶状态、结构受力和变形、吊装动作等10多类数据进行秒级反馈和智能监控,实现架梁全过程风险管控。

  中铁大桥局项目经理蒋本俊表示,目前大桥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底完成海中引桥主体工程,2027年底建成通车。

  

  海陆联动按下快进键

  据了解,通苏嘉甬高铁的陆路施工也已按下“快进键”。9月9日下午,在海盐县武原街道大刘村的施工现场,2台高达33米的跨线提梁门机稳稳吊起一榀长32.6米、宽12.6米、重697吨的混凝土预制箱梁,慢慢平移到878与879号桥墩上方,精准落位。这一落标志着海盐陆路段上部结构施工正式从“制梁阶段”转入“架梁阶段”。

  目前,海盐境内24公里长的陆路段,施工进度已达41.5%;高铁站房也完成了招标,10月底就能开工建设,与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的建设进度形成“海陆呼应”,共同推进。

  “通苏嘉甬高铁建成通车后,会让长三角的‘高铁网’更密、更快,海盐将彻底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从嘉兴坐高铁去宁波、绍兴无需再绕杭州湾,前往苏州、无锡也不必经上海绕行。”据海盐县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嘉兴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地的“半小时高铁圈”将全面成型,“说走就走”的便捷出行画卷将真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