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06版:成长文苑       上一篇    下一篇

  拥抱生活中的“小确幸”

  N601班 王骞 指导老师 张晓彬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微小的瞬间,如星辰般点亮内心?它们,就是我们所说的“小确幸”。它们不张扬,却如充电宝一般,在你疲惫时悄然为你注入满满能量。而我们要做的,正是用心发现、珍惜并拥抱这些看似平凡却弥足珍贵的时刻。

  清晨起床,妈妈早已备好早餐,那熟悉的味道里,藏着她无声的爱;走在上学路上,同学迎面跑来,一声问候、一个笑容,如春风拂面,暖意融融;课堂上,曾经困扰许久的数学题,忽然迎刃而解,那一刻的豁然开朗,是思考的甜果;午餐时间,食堂阿姨悄悄多打一勺菜,瞬间暖意涌上心头;体育课上,总也投不进的篮球,在老师耐心指导下终于命中篮筐,成就感油然而生;放学时,看见校门口父母的身影,他们手捧温水、备好零食,一句“今天累不累”温柔入耳……这些片段拼接起来,便是一天中最明亮的“小确幸”。

  “小确幸”如阳光,照亮我们偶尔灰暗的心情;如星火,点燃我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它可能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拥抱,或是一句贴心的话语——像清泉,悄然滋润我们的心田。它们让我们学会在平凡中感知幸福,在细微处体会真情。

  愿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去珍惜、去传递生活中的“小确幸”,让这一点一滴的美好,汇成我们生命中持续闪耀的光芒。

  

  宪法照亮我的新家园

  N608班 李鑫晨 指导老师 王忠仙

  我是一名“新海宁人”,六年前,我跟着爸爸妈妈从老家来到海宁,进入盐仓小学读书。刚来时,我常常想念老家的朋友,担心新同学会排斥我。但老师的第一句话就让我的心安定下来:“在我们班,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后来我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是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庄严承诺。

  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切身感受到宪法的温暖保护。三年级时,学校为我们这些“新海宁人”专门开设了课后辅导班,老师们义务帮我们补习功课。校长说:“受教育是宪法赋予每个孩子的权利,不管来自哪里。”更让我开心的是,我同样享受到了海宁的“营养餐券”计划,每天都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

  去年,我家遇到了一个难题——办理居住证需要很多材料,爸爸妈妈愁得睡不着觉。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后,主动上门帮忙,还告诉我们:“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们会尽力帮助你们解决困难。”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们顺利办好了所有手续。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宪法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保护。

  现在,我已经完全融入了海宁的生活。我会说一些本地话,参加了学校的潮韵社团,还成了“法治小宣传员”。在“国家宪法日”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向市民发放宪法知识卡片。当我用稚嫩的声音向大家讲解“宪法保障我们的权利”时,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宪法就像钱塘江的潮水,滋润着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又如同灯塔那盏信号灯,照亮了我们“新海宁人”前行的路。我要做宪法的小小守护者,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第二故乡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