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04版:成长文苑       上一篇    下一篇

  东风长存

  N802班 张越齐 指导老师 钱欢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我目不转睛地坐在电视前,一只手紧握着遥控器,看着一排排驮着导弹的车从天安门广场缓缓驶过。如今的中国已是世界强国,在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不过中国依旧如东风导弹那般向上飞跃、迅速发展,努力将理想变为现实。

  回望过去,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汉服与胡装同时出现在长安那繁华的街道上;宋朝年间,茶香四溢,亭台楼阁将那璀璨与繁华体现;大明王朝,尽显荣光,郑和七次下西洋,与海外诸国和平交往。事实证明,中华民族自古就在世界各民族间闪闪发光,一直用自己的双手踏实建设自己的家园。

  历史像一个螺旋桨——不断周旋的同时持续上升。这次阅兵所展示的武器,便与过去的“汉阳造”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正义与邪恶也在发生着激烈的斗争,就像东风与西风不断交汇,一方终会压倒另一方。

  东风为树木带来温暖的水汽,使其茁壮成长,西风却使其枯萎。人民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随着东风向前奋进,为了自己的未来不断努力。看了阅兵后,我更加坚信东风永存,因为“正义是杀不光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以前人们靠土枪土炮击败了邪恶的日本侵略者,如今的祖国拥有如此强大的武器,拥有如此坚定的决心,我们又何尝不能捍卫正义?

  东风长存,正义永驻。当社会在人们的共同奋进下继续发展,当大家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邪恶将在美好中被感化、消除,届时,正义将永存人世间,东风将永远吹拂于神州大地,乃至整个世界。

  八秩荣光里的精神火炬

  N702班 韩依诺 指导老师 钱冬萍

  八十年前,当胜利的号角穿透硝烟,响彻华夏大地,四万万同胞热泪盈眶——那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黎明,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重生。站在2025年的时光节点回望,抗战胜利的丰碑上,镌刻的不仅是烽火岁月的悲壮,更是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精神火炬。

  卢沟桥的石狮子至今仍瞪着圆眼,仿佛还在盯着1937年那个夏夜的枪火。平型关的山谷里,风掠过崖壁时,总像带着八路军战士冲锋的呐喊。课本里说杨靖宇将军牺牲时,胃里只有树皮和棉絮,我摸着书页上他的照片,忽然懂得什么叫“宁死不屈”。赵一曼留给儿子的信里写着“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那些娟秀的字迹,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还有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跃下的瞬间,八女投江时溅起的浪花,这些画面在我脑海里回闪,像永不熄灭的火种。

  这场胜利,是团结的史诗。那时的中国,像块被捶打的精铁,却在千锤百炼中拧成了一股绳。从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跃下悬崖的决绝,到“华侨旗帜”陈嘉庚倾囊相助的赤诚;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鱼水情,到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中华儿女不分党派、不分阶层,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正如冼星海笔下的《黄河大合唱》,那奔腾的怒涛里,激荡的是“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共同信念。

  八十年后的今天,硝烟早已散尽,但那面用牺牲与不屈染红的精神旗帜,依然在新时代的风中猎猎作响。当我们看到“嫦娥”探月、“蛟龙”深潜,当粤港澳大湾区的灯火点亮夜空,我们懂得:抗战胜利教会我们的,不仅是铭记苦难,更是要以自强不息的姿态,让民族脊梁永远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