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中的成长
N404班 王佳悦 指导老师 陈玲明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我早早醒来,心中满是期待与雀跃——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国际象棋等级比赛日!
一大早,我就和妈妈乘车来到了比赛地点——马家浜国际棋牌交流中心。离正式比赛还有一段时间,我在大厅里边等边看,没想到还遇到了两位好朋友,真是惊喜!
比赛即将开始,我们所有选手一起进入赛场。第一轮,我的对手是一位年纪比我小的女孩。比赛大约进行了十分钟,我就取得了胜利,开心地走出了赛场。
休息时,我和好朋友一起玩水,特别愉快。很快第二轮开始了,裁判一声“比赛开始”,大家立刻进入状态。这次我的对手又是一位小妹妹,不出意外,这一轮我又赢了。就这样,上午的两轮比赛顺利结束。
中午休息时间较长,吃完午饭后,我和好朋友一起去对面的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参观,还体验了那里的“野人洞”。玩累后,我们回到赛场休息区,还一起吃了个冰激凌,清凉又美味。
第三轮比赛开始了。选手们陆续入场,这一轮我花了半个小时才结束战斗。走出赛场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休息的时候,感觉特别热,仿佛身上挂着十个太阳似的。紧接着第四轮开始了,这一局我完成得比较快,成功拿下,也顺利拿到了晋级资格。
最关键的第五轮来了。这一轮我的对手不再是小选手,而是一位下了二十年棋的老师。我心里忍不住想:“哎,怎么这么倒霉!”开局时,我们势均力敌、不分上下,但最终我还是输了,有些沮丧地走出赛场。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还有两轮机会呢。”
时间飞快,第二天转眼就到。最后两轮,我稳扎稳打,都取得了胜利。最终我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虽然没能拿到冠军,但我依然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这次比赛让我收获的不仅是奖状,更是坚持的勇气、成长的快乐。棋如人生,有输有赢,但只要努力走下去,每一步都会闪闪发光。
《万亚历险记》读后感
N503班 孙伊一 指导老师 李培华
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书,那就是德国著名作家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的《万亚历险记》。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书中,万亚在火炉上躺了七年,便得到了神力。如果我们在床上也躺上个七年,就能将小学到大学的知识全部学完,那一定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
故事里,万亚在前往白山的路上,遇见了可怕的怪物奥赫、邪恶的女巫雅加婆婆、强壮的石骑士龙之子弗玛,但是万亚都没有放弃,历经千难万险他终于到达了白山,成为沙皇。我觉得这好比就是我们的成长之路,作者把成长时遇到的困难写成了怪物、女巫、骑士等,只要我们内心足够强大,努力解决困难,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书中还有一个十分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万亚在白山结交的朋友米沙,米沙拥有的冻结术是我比较喜欢的技能。在大公爵放出熊要杀死万亚的关键时刻,米沙用冻结术将熊冻住成功解救了万亚。我想拜米沙为师,把我家冰冻起来,这样我就能远离夏天的高温了。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历险书,作者的奇思妙想,带我们进入一个个幻境,而我们面对困难最好的办法只有战胜困难,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
在热爱与服务中逐梦
N604班 张洛晨 指导老师 余洁
这个暑假,学校的航模训练室和安静的图书馆,成了我最常驻足的地方。与“腾云号”并肩前行,与编程代码朝夕相处,再以志愿者身份传递温暖——我的假期,因此而充实,也因此而闪耀。
每天清晨,我都准时出现在航模训练室。作为校航模队的一员,我日复一日地调试、打磨“腾云号”。每一次奔跑、每一次测试,都让我大汗淋漓,但我从不叫苦、从不喊累,只是默默坚持。编程软件上的代码被一行行修改,传感器的数据被一次次校准。为优化一个避障程序,我和队友常常投入一两个小时,反复调试、不断尝试。手指曾被螺旋桨划伤,程序也曾屡屡报错,但当“腾云号”终于稳稳升空,当编程控制的蜂群整齐地划出优雅弧线、变换出种种图形时——所有的付出,瞬间有了意义。
七月下旬,我带着“腾云号”和我们编写的智能控制程序,参加了国赛航模与编程蜂群舞蹈大赛。赛场上强手如云,我们全力以赴:声音响亮、动作坚定,飞机编队呈现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图案。然而意外发生了——一架飞机因电池未插紧,中途坠落。尽管最终成绩受到影响,这个挫折却让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的真正重量。
周末的我,则换上志愿者服装,投入图书馆的服务中。整理书架、协助借阅、引导小朋友使用阅读设备……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让我收获了另一种成就感。尤其当一位老奶奶因为我帮她找到心仪的食谱书而连声道谢时,那份源自帮助他人的快乐,如此真实而温暖。
这个暑假,我在航模与编程中挑战自我,在志愿服务中体味真情。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尝试、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更加坚定:既要为热爱全力以赴,也要用行动传递善意——这样的假期,才有真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