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通讯员 沈晖 黄凯洁
本报讯 9月18日上午,市民陈女士因居民身份证不慎遗失,匆匆来到海盐县公安局武原派出所公安政务服务窗口补办证件。然而,在人像采集环节,她佩戴的美瞳因不符合身份证照片“自然真实”的拍摄规范,导致无法顺利完成信息录入。眼看补证流程受阻,陈女士面露焦急,连称“没想到拍照还有这样的要求,今天的事又要耽误了”。
窗口工作人员见状,立即上前安抚:“您别着急,我们这里准备了应急物品!”说着便从窗口旁的便民服务箱中取出一个全新的隐形眼镜盒与护理液,轻声提醒:“这是未拆封的一次性用品,您可以先到旁边的休息区取下美瞳,我们等您回来继续办理。”陈女士接过物品时又惊又喜:“真的太贴心了!本来以为要白跑一趟,没想到派出所连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
10分钟后,卸下美瞳的陈女士顺利完成照片拍摄和信息提交,临走前特意返回窗口道谢:“你们不仅效率高,服务更暖人心!一个小小的眼镜盒,解决了我的‘大麻烦’。”
这一个“小插曲”的圆满解决,源于武原派出所对群众需求的细致洞察。近年来,该所始终聚焦政务服务中的“关键小事”,从群众办事的高频场景出发,持续优化便民措施,除了隐形眼镜盒、护理液,便民服务箱内还常备老花镜、应急药品、针线包等10余种物品,覆盖老年人、年轻人、特殊需求群体等不同人群的临时需求。正如窗口民警所说:“群众来办事,最怕的是‘跑空趟’‘多跑腿’。我们多备一份预案,群众就少一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