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通 讯 员 潘星宇 杨张添
晚报记者 陈 强
本报讯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箴言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中尤为珍贵。近日,海宁二院通过专业且充满温度的叙事护理,帮助80岁的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摆脱胃管,重获自主进食能力,用行动守护了“老小孩”的生命尊严。
去年冬天,80岁的顾老太因阿尔茨海默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无法自主进食,只能依靠胃管维持营养。居家照护期间,胃管带来的不适让顾老太频繁焦躁不安,甚至试图拔管。儿女们边心疼母亲被约束双手,边担忧拔管引发危险,长期处于心力交瘁的状态。“这两天老太太又不听话了……”护士褚雅琳每次上门服务,顾老太的儿子周叔叔都会流露出忧虑。
“请放心,我们会尽力让老太太舒服些,共同努力摆脱胃管。”褚雅琳回应。她明确顾老太的核心问题是吞咽功能障碍导致的误吸风险,恢复自主进食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提升口腔功能。面对如同“老小孩”般的顾老太,训练格外需要耐心——从“嘴巴张大,说啪啪啪”的简单发音练习,到复杂的吞咽动作引导,每次训练前的引导都要花费半小时。褚雅琳不仅亲自示范指导,还教会周叔叔成为“帮手”,让他坚持每天早晚陪伴母亲进行10分钟口腔运动训练,同时反复强调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叮嘱家人保证顾老太每日少量多餐,摄入充足的鸡蛋、牛奶和鱼肉。
今年3月17日,褚雅琳刚进门就注意到顾老太紧皱的眉头以及鼻翼上层层叠叠的鼻贴。她没有立刻开展鼻饲护理,而是先打来温水,轻柔地为顾老太擦拭布满油渍的鼻翼、脸颊和脖颈。当暂时移除鼻贴、露出老人无导管束缚的脸庞时,顾老太紧绷的神情逐渐舒展,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女儿都没这样服侍过她奶奶,你真细心。”周叔叔忍不住感慨。褚雅琳则握住顾老太的手,用温和语气鼓励:“老太太,咱们一起努力,很快就能自己吃东西啦。”
此后,顾老太的配合度越来越高。周叔叔时常通过微信向褚雅琳分享老人的进步,而褚雅琳也始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经过3个月坚持,里程碑式的时刻终于到来——顾老太成功吃下了第一口芝麻糊,胃管也顺利拔除。看着老人自主进食的模样,褚雅琳心中满是喜悦。
这场跨越数月的护理,不仅帮助老人重获进食能力,更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深层需求:即便认知衰退,他们依然渴望尊严与关爱。褚雅琳和同事的叙事护理,跳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以“看见人、尊重人、温暖人”为核心,透过老人的焦躁行为读懂其内心诉求,用专业与温情守护了“老小孩”的生命光彩,也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护提供了温暖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