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为AI时代个人信息筑牢“铜墙铁壁”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04版:嘉兴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王 一 通讯员 李 理

  本报讯 在AI无所不在的时代,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

  昨天,2025年浙江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个人信息保护日”活动在嘉兴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此次活动由浙江省委网信办、省总工会、省妇联主办,嘉兴市委网信办、市总工会、市妇联承办,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守护者”,为广大职工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个人信息保护课。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不会被骗,只是还没有遇到能骗住你的骗术。”嘉兴公安战线的反诈“老兵”、“嘉警·红船卫士先锋”宣讲团成员韩强警官以几例典型的诈骗短信作为开场,帮助大家“避坑”。他还特别提醒:“在使用手机时,大家可以自行关闭相关的授权、推送、权限,尤其是麦克风权限、境外电话接听等功能,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AI为何如此“聪明”?它又是如何使用个人数据的呢?AI工程师李强为大家剖析了其中的奥秘。“在日常生活中,AI会从多个维度采集用户信息,构建用户画像。完成信息存储后,就会根据需求进行针对性推送。所以,一旦这些信息被有心人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嘉兴公安战线有着多年宣传经验的褚曹子建警官通过一个AI合成人脸的诈骗案例告诉大家,要多一些求证,少一些轻信,这样才能减少损失。

  律师代表王啸则从法律层面为大家阐述了产品发布方在推出AI功能时的基本法律边界。同时,针对“当个人照片被人利用AI技术‘换脸’并恶意传播,或者声音被模仿用于实施诈骗时,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王啸给出了具体且实用的建议:第一步,要立即取证;第二步,要立即联系平台方下架处理;第三步,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第四步,如果行为严重,需要及时报案处理。

  除了专业讲解,各位专家还分别从各自的角度,为广大市民在AI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App不下载,陌生二维码不扫描;个人手机的照相机、位置权限要谨慎开放;手机号码、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要谨慎输入;人脸、指纹等信息要有意识去保护。在线上线下索取我们个人信息时,要看看是否真正有需要全盘提供,从源头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

  活动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开九、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向婕、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代表周家倩,一起发出了《AI时代共同守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倡议,呼吁更多人关注个人信息的保护,从被动的受害者、担忧的旁观者,转变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践行者,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信息安全长城。

  近年来,嘉兴全面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不断夯实网络安全工作基础,创新建立网络安全特派员机制,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高新区)设立网络安全运营中心,提供隐患排查、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培训咨询等网络安全“一站式”服务,风险隐患应急处置时效、隐患自主发现率等指标常年居全省前列。作为群团组织,工会、妇联等也是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多方合力共筑清朗网络生态。

  记者了解到,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今后,我市将着力推动相关部门持续深入开展网络安全“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普及活动,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共建共享网络安全生态,为高水平建设网络强市、数字嘉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