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寄语
N校长 顾伟洁
海宁市马桥中心小学始终坚守“立本求真,唯实创新”的校训,学校依托“蓝天一号”气象哨、少年科学院等多元场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科技教育体系。在这里,每一次观测、每一次实验、每一次创造,都是孩子们与未来对话的方式。科技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动手实践的乐趣,是解开自然奥秘的神奇力量。愿科技之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方向;愿本真之心,伴随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谨以此感谢南湖晚报,致敬每一位用心书写科技梦想的小作者!
环保身后的秘密
N501班 范昕妤 指导老师 费琳宇
你为大自然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呢?比如捡垃圾、种树……周末的公益课堂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环保故事,并组织我们捡拾河道垃圾。我们深受感染,兴致勃勃地踏上了环保之路。
一路上,我们看见了许多废旧电池。老师介绍道,一粒纽扣电池可以让600吨水受到污染,太不可思议了。接着我拿起夹子,一路上我们弯腰夹电池,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把电池全部捡了起来,放到废旧电池回收箱。
登船后,我看到许多废纸箱漂在水面上,像是个小船,里面还装了许多小玩意,我心想:要是一个100万人的城市,每天丢100万个纸箱,能污染多少立方米的水?我立刻拿起夹子,瞄准角度,“嗖”地一下把夹子伸过去。旁边的朋友拿着夹子,似乎在沉思,突然,将夹子伸入水中,三下五除二就把垃圾夹了上来。接着,我们又使出了吃奶的劲把纸箱捞上来。看着纸箱落地,朋友瘫倒在船板上,气喘吁吁;而我也满头大汗,肩膀酸痛,手脚发麻,像极了一个时时刻刻都在搬砖的人。
只见河对面有个人直接把易拉罐丢进河里,我像一只凶神恶煞的老虎,怒气冲冲地把易拉罐捡起来。突然,“哐当”一声响,哦,原来船撞到了一个铁桶,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要是有十几个铁桶,不仅会撞破船,还会造成水污染。我们齐心协力,一人拿一个网兜,一人拿夹子,用力把铁桶推进网兜里,铁通滚过来滚过去,就是不滚到网兜里,好在我们最后还是把纸箱捞了上来。我们筋疲力尽地靠在船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心地笑了。此时此刻,我想:要是我们没有环保意识,那么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呢?
我们继续前进,又看见了许多瓶瓶罐罐,最后我们都一一打捞上来了。
渐渐地,船靠岸了,行程也结束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雨中的“气象哨兵”
N502班 李艺昕 指导老师 陈娟
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在公园里散步,空气像浸了水的棉花,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天空布满墨汁般的乌云,云朵压得很低,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就在我弯腰系鞋带时,草坪边缘的一幕吸引了我——一场由蚂蚁主导的“紧急迁徙”活动正在悄悄上演。
小小的蚁穴口,成百上千只蚂蚁组成了一条会移动的黑线。工蚁们用颚部紧紧咬住比身体大三倍的饼干屑,六条细腿像上了发条的小马达不停交替;有的蚂蚁两两合作,用触角顶着食物往高处爬;还有几只体型较大的兵蚁在队伍两侧巡逻,确保搬运路线畅通无阻。它们沿着看不见的“信息素高速公路”有序前进,没有一只蚂蚁掉队或争抢。
“妈妈,它们是在预报大雨吧!”我指着忙碌的蚁群说,“可它们怎么知道天要下雨呢?”妈妈笑着说:“你看它们的小触角,那是天生的‘气象探测器’。”后来我才知道,蚂蚁的触角能感知空气湿度的细微变化,还能通过气压波动判断天气,比天气预报还灵敏呢!
我的疑问还没解开,狂风就卷着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大部分蚂蚁已经抵达高处的新巢穴,但最后一队“搬运兵”还在雨中坚持。雨滴打在它们身上像摔下来的小石子,有的蚂蚁被淋得打了个趔趄,立刻调整姿势继续攀登。我急得想伸手帮忙,妈妈拉住我说:“这是大自然的课堂,它们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果然,在雨水汇成小溪前,最后一只蚂蚁钻进了新巢穴入口。
看着这些顽强的小生命,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体型大小,而是像蚂蚁这样有懂得观察自然、团结互助的本领。
云朵漫行
N506班 虞马雅 指导老师 张肖琳
天边的云变幻莫测,千姿百态,它们时而如轻盈的羽翼拂过天际,时而似柔软的棉絮静静悬浮在空中,让人忍不住想伸手触摸,甚至幻想能尝一口那甜蜜的滋味。
清晨,云是淡蓝色的,朦胧如纱,仿佛还带着夜的微凉,轻轻覆盖在渐醒的天空之上。随着太阳升高,至中午时分,云朵渐渐染上金黄,如同被点亮了一般,明媚而温暖。而到了下午,云层往往变得厚重起来,像一床宽大无比的绒被,低低悬垂,仿佛随时要裹住整个世界。至傍晚,夕阳西沉,云朵化作绚烂的橙红,如火如荼地在天际燃烧,又像被打翻的调色盘,瑰丽得叫人屏息。
云不仅色彩流转,其形态更是瞬息万变。它们时而聚集成巍峨的山脉,连绵起伏,仿佛天国的城垒;时而又散作片片飞羽,在湛蓝的画布上任意漂游。尤其当阳光从云隙洒落,云的轮廓便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边,如同被精心镀上了光芒,神圣而宁静。
有风的时候,云便与风共舞,优雅地、缓慢地朝着同一方向流动,像一场默剧,更像一首无需歌词的抒情诗。而雨前,云朵骤然深沉,灰暗的色调迅速蔓延,如同被水墨浸染,凝重中也自有其庄严的意味。
在我眼中,云是最为动人的自然奇迹之一。它不只赋予天空以丰富的表情,更承载了我无数的想象。每一次抬头,都是一次新的相遇。它不语,却已万言皆诉;它无形,却可包罗万象。在这流转的时光中,我与云,皆成了彼此风景里的一抹温柔。
雨天的提醒
N505班 沈殳萌 指导老师 金伶俐
“叮咚!”妈妈手机里弹出一条天气预警,我随手划掉,根本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放学时,天空突然阴沉下来,转眼间下起了倾盆大雨。同学们不慌不忙地拿出了雨伞,有说有笑地走向校门口。只有我愣在走廊上——我又忘记带伞了!没办法,我只有咬咬牙抱着书包冲进雨里。
回到家时,我浑身湿透,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似的。当天回家,我就发烧了,头疼得厉害,妈妈只好带我去医院。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每天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一天早上,天气预报显示会下雨。我看到妈妈急急忙忙要出门上班,我急忙拉住她并提醒:“妈妈,今天会下大雨,你带伞了吗?”妈妈愣了一下,拍了拍额头笑着说:“哎呀,差点忘了,瞧我这个记性,谢谢宝贝提醒!”
果然到了下午,电闪雷鸣,大雨哗啦啦地下个不停。妈妈打着伞来接我,搂着我时笑着说:“要不是我家萌萌,我们俩真要变成落汤鸡了啦!”
现在的我,成了家里的小小“天气播报员”,每天都提醒家人明天的天气。
小小的关注,也能带来温暖的守护!
一滴水的使命
N507班 夏宇泽
晨光熹微,浩瀚的大海中,有一滴晶莹剔透的小水滴,正随着波浪轻轻摇摆。它感受着太阳温暖的拥抱,身体渐渐变得轻盈,成了一位穿透明纱裙的小舞者,缓缓飞向天空——在阳光的爱抚下,它变成了水蒸气,融进了一朵软绵绵、白乎乎的云里。
小水滴开始了天空之旅。云朵像一辆慢悠悠的观光车,带它飘过山川、河流、田野和果园。一路上,它认识了许多小伙伴。渐渐地,云朵变得越来越厚、越来越沉。
终于,云朵载不动这么多小水滴了。风轻轻一推,小水滴们就淅淅沥沥地朝大地飘去。有些小水滴看见一片片整齐的农田,碧绿的麦苗正渴望着滋润,它们毫不犹豫地跳向田野;有些望见了果园,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仿佛在向它们招手,它们开心地落向果园;还有一些,直接汇入山下的小溪,叮叮咚咚地唱起歌来。
而我那颗小水滴,在空中翻转着晶莹的身体,忽然看见下面有一片广袤无边的沙漠。它知道,那里干燥、炎热,几乎没有伙伴愿意去。但它想:也许那里更需要我。于是它乘着风,轻盈地、坚定地朝着沙漠落去……
它“噗”的一声,轻轻跌进一片沙粒中。瞬间,它被吸收了,周围干涸的沙子仿佛在向它道谢。虽然这里没有叶子接住它,没有小溪迎接它,但它一点也不后悔。它慢慢渗入更深的地方,悄悄滋养着一株快要苏醒的小小仙人掌。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又一次升起,小水滴再次变得轻盈,它微笑着升向天空,准备开始新的旅程。它知道,每一次落下,都不是结束;每一次选择,都有意义……
乌云压城时,
我为小菜苗撑伞
N509班 陈雨晨 指导老师 沈佳力
暑假午后,我蜷在沙发上看动画片,手里攥着半块冰西瓜。突然,电视里弹出红色预警:“3小时内强降雨伴雷电,注意内涝,减少外出!”
我探头望窗外,天空像被谁打翻了墨水瓶,浓黑的乌云从天边滚滚涌来,低得要贴住楼顶,连楼下的梧桐树都被染成了灰色。空气闷得像盖了层厚被子,吸一口气都带着潮乎乎的热气。我忽然想起科学课上老师讲的:暖湿气流驮着满肚子水汽,撞上冷空气就像两队小士兵交锋,水汽被逼着往天上跑,凝结成沉甸甸的积雨云,暴雨马上就要来了!
“不好!”我猛地跳起来,半块西瓜都忘了放——奶奶前几天刚在楼下花园种的小菜苗,这会儿刚露出芽尖,叶子薄得像透明的绿纱,要是被暴雨砸下来,肯定会蔫掉的!要是被雨毁了,她该多难过啊!
于是,我抓起门口的雨鞋,套上就往楼下冲。跑到花园里,我蹲下来摸了摸小菜苗的叶子,软乎乎的,风一吹都轻轻晃。得赶紧给它们搭个“保护伞”!我想起仓库里有块旧塑料布,又在墙角捡了几根粗细刚好的树枝,像握着小拐杖似的跑回来。
我先把树枝小心地插进菜苗周围的土里,生怕碰断了嫩芽,每插一根都用手按按土,让它站得稳一点。再把塑料布轻轻盖上去,用石头压住四个角。塑料布有点大,我又把多余的边角折起来,刚好罩住所有小菜苗。阳光从云缝里漏了一缕光,照在塑料布上,亮晶晶的,小菜苗在里面好像对着我笑。
就在这时,“啪嗒”一声,第一滴雨砸在了塑料布上。我抬头一看,豆大的雨点紧跟着密密麻麻落下来,打在地上溅起小水花。雷声轰隆隆的,从远处滚过来,倒像是在为我鼓掌。
我躲在单元楼的雨棚下,看着雨幕里的小菜苗——它们在塑料布下轻轻晃着,像一群被护住的小娃娃。雨还在下,可我的心里暖暖的,比刚才吃的西瓜还要甜。
难忘的台风天
N510班 祝伊心 指导老师 陈梦娇
我从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现象:蚂蚁搬家、青蛙大声鸣叫、蜻蜓低飞……这些都是大自然在悄悄告诉我们:雨要来了,快做好准备。
去年那场台风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台风来临之前,电视、手机里不断收到气象预警,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天空仿佛被打翻的墨汁染黑,乌云压顶,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人们忙着关紧门窗,连一丝缝隙都不留;爸爸也特意把车开到远离树木的空地上,生怕大风把树刮倒砸坏车子……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仿佛一场无声的战斗。
台风终于来了。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密集得让人睁不开眼。我趴在窗边,只见树木在狂风中痛苦地摇摆,街道上空无一人,路边商铺早已大门紧闭。风越来越猛,雨水甚至从窗缝中渗了进来。妈妈急忙用毛巾堵住缝隙,又在窗下放了一个小水盆。滴答、滴答,每一声都敲在我们的心上。那一晚,风声、雨声、滴水声交织在一起,我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一早,推开窗,天空已经放晴,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大地上,台风终于走了。可它留下的痕迹却处处可见:满地落叶和断枝,有些车辆不幸被树压住,就连坚固的路牌也未能幸免,歪斜地倒在路边。
这场台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也让我学到了重要的一课——做好防范,才能减少损失,更能让我们在风雨中从容面对。
风雨中的绿色守护
N608班 朱佳楠 指导老师 莫静贤
去年盛夏的一天午后,蝉鸣正聒噪,手机突然弹出暴雨黄色预警。当时,我和妈妈正漫步在小区花园,粉白的蔷薇在风中轻轻摇曳。看到预警信息,我们不由得加快脚步。然而,沿途却看到令人揪心的一幕:各色塑料袋、废弃纸箱被随意丢弃在垃圾桶外,在即将到来的暴雨中,这些垃圾仿佛随时会成为堵塞排水系统的“定时炸弹”。
“你看,这些垃圾一旦被雨水冲进下水道,积水就会更加严重。”妈妈驻足,眼神中满是忧虑,“面对天灾,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自己,更要守护好生活的环境。”回到家后,妈妈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清晨,雨势渐弱,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妈妈带着我加入了社区组织的环境清理行动。我们戴着塑胶手套,弯腰拾起散落在草丛里的饮料瓶,将被雨水浸湿的纸箱重新分类归置;又跟着工作人员,用长竹竿疏通被落叶和杂物堵住的排水口。妈妈还变废为宝,将家里的旧水桶改装成雨水收集器,让降落的雨水化作滋养花草的甘露。
几天后,雷暴预警再次响起。这一次,整个小区却显得格外从容。当雨水顺着畅通的管道有序流淌,我望着窗外积水甚少的路面,心中满是自豪。
从那以后,环保成了我们家生活的一部分。晨光熹微中认真分类垃圾,洗手时及时拧紧水龙头,把快递盒做成精美的收纳筐……这些小小的举动,不仅感染了左邻右舍,更让社区焕发出别样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