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韩瑜超 通讯员 李 丹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太骄傲了!我们要向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们致敬,也为如今我们祖国的强盛而自豪!”80幅剪纸作品生动呈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街道桂苑社区里举办的这场“红色记忆·纸韵风华”主题剪纸艺术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参观。
今年82岁的项莲珍是该剪纸展的发起者和策划者,她深耕剪纸这门传统文化十余年,目前是社区“银桂学堂”剪纸协会会长。这位精神矍铄的长者常年步履不停,与困难群众结对十余载,在“科普百草园”事必躬亲,为普通居民谋方便,启迪祖国下一代。她曾获全国“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奖、嘉兴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市区级96345“优秀党员志愿者”等荣誉。
结对帮扶十六载
她是邻里守望的“贴心人”
临近傍晚时分,项莲珍家的厨房里饭菜飘香,老伴袁铁民正帮着准备碗筷。项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吃的什么都不用愁,每月都有退休金,日子过得很开心。晚饭后,在社区遛弯的项莲珍聊起了她理解的共同富裕:“富裕不单单是吃穿方面的,现在人们生活上、学习上都有大进步,是精神上富裕了。”
2010年,项莲珍夫妇就动员楼道里的居民发起了爱心捐款行动,800多元的爱心款购置了各类文具用品寄往青川房石小学。此后,项莲珍又多次为那里的孩子们邮寄了书籍和衣物等,多年来从未间断对孩子们的牵挂。
孩子们都记得这两位素未谋面的爷爷奶奶,“这些年来,我们共收到了36封孩子们满怀深情的感谢信。如今,这些孩子大多已走上工作岗位、成家立业,目前仍有一位老师和七位学生与我保持着联系。就在前不久,一位学生还给我寄来了一个靠背,真的很暖心。”项阿姨满含笑意地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次偶然的机会,项莲珍了解到自家小区里有一位智力残疾人,因病致困,亟需帮扶。项莲珍与老伴很快达成了共识,决定要与这个困难家庭长期结对。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项莲珍每年主动帮这名残疾人购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其就医提供了基本保障。项阿姨常常到对方家里嘘寒问暖,逢年过节探访慰问,还不忘送去慰问金。这份超越亲情的邻里之爱,这场暖心的行动持续了16年,直到2016年结对人离世。
操持社区“百草园”
她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今年夏天特别热,但我们‘科普百草园’的22位老年志愿者,还是分成了3组,隔三岔五来此浇水、除草。”项莲珍告诉记者。桂苑社区内的这一片生机盎然的“百草园”远近闻名,是社区中草药组组长项莲珍于2009年与8名居民共同打造的,如今早已成为了社区的一张“金名片”。
鱼腥草、薄荷、金银花……项莲珍对这里种植的每一种草药都如数家珍,她说这里不仅是社区居民们的中草药“家庭百宝箱”,更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露天课堂。
截至目前,在项阿姨的带领下,已为我市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390余场,在她生动的讲解下,这些草药不再是陌生的植物,而是承载着千年智慧的文化符号。“曾经组织学生在‘百草园’采摘薄荷叶,再亲手制作药膳糖糕,我给他们现场讲解薄荷叶的药用价值,让中医药知识变得可感、可触、可尝。”项莲珍说。
自2016年起,桂苑社区的中草药组还结对新丰镇中心小学,为孩子们提供了四五十种中草药种子,并实地指导学生种植,在美丽的校园里成功复制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百草园”,那里不仅是一方草药园地,更是传承文化与启迪童心的一片沃土。
剪刀跃动时代脉搏
她是非遗创新的“巧工匠”
项莲珍的剪刀不仅能剪出精美的图案,还跃动着时代的脉搏。她带领社区剪纸协会的会员们为网约配送员创作“关爱骑士”主题剪纸,装点“骑士加油站”,以传统艺术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传递敬意与温暖;她带领剪纸爱好者们创作“祥龙龘龘”等作品,在国内外展出,10余幅作品获浙江省版权;她领衔设计了“舌尖文明”系列剪纸,助力文明餐桌礼仪宣传……
从2016年至今,项莲珍通过450余场社区志愿活动与亲子课堂传授剪纸技艺,推动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此外,项莲珍还是社区“五老”工作室负责人、社区文艺团队骨干,她支持嘉兴老年大学南湖区首个教学点的兴办,并于2014年至2018年期间担任桂苑教学点班主任。多才多艺的项阿姨还自编自导自演多首快板,为社区百姓登台献演。
她用“助残帮困”的仁心,“百草传薪”的慧心,“剪纸生花”的巧心,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成为社区令人敬仰的“大家长”。
红色家风代代传
她是初心不改的老党员
每天在外奔忙的项莲珍性格外向,与丈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非常支持我参与社区事务,我的儿女也常常鼓励我,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多走出去动动。”谈及家人,项莲珍表示,来自家庭的爱和支持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
项莲珍与袁铁民夫妇的家庭是“红色家庭”,袁铁民的父亲程新甫烈士于1949年11月在剿匪战斗中牺牲,年仅34岁。父亲牺牲那年,袁铁民只有3岁,1965年,他继承父亲遗志参军入伍,服役4年,196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好家风代代传,退伍后,袁铁民继续传承红色家风,他们的一双儿女也都是共产党员。“寒暑假里,我会给社区里的孩子们讲革命故事,带着他们学习剪纸和中草药知识,告诉他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学习、劳动、生活,将来回报祖国。”项阿姨和蔼可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