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通识课堂走进小学,启蒙人工智能世界
日期:09-17
N晚报记者 邬渭渭 通讯员 陆 瑶
本报讯 一张张专注的面孔紧盯屏幕,时而因AI图像识别技术而惊叹,时而在互动问答环节抢着举手……近日,“智启未来?AI通识课堂”活动在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月河部顺利开展。该活动由建设街道主办,嘉职网联社会实践团承办,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启蒙课。
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当下,AI素养已成为青少年适应数字时代的“基础能力”。“智启未来?AI通识课堂”计划由跨专业大学生团队发起,直面青少年对人工智能认知模糊、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实践活动所有环节均经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教授及行业资深工程师的指导与监督。”讲师郭清云介绍,“我们通过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课程教学,引导青少年轻松走进AI世界。”
当天下午两点,郭清云首先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人工智能认知小调查”破冰,短短5分钟就激发了同学们对AI技术的浓厚兴趣。随后,学生们观看了专门为青少年制作的AI科普动画,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课程最大的亮点是AI使用演示环节。郭清云展示了图像识别和语言交互技术,让孩子们亲眼见证人工智能如何识别物体、理解人类语言。“最让我惊讶的是AI语言交互演示。”605班学生屠家骏告诉记者,“感觉就像科幻片一样,电影里看到的技术现在都能实现了。”
除了技术知识的传授,课程还特别注重安全教育和伦理引导。活动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所有实践材料均经过安全性审核。“课程中融入了‘AI伦理’基础内容,引导青少年树立‘合理、安全、负责任’使用AI的意识。”郭清云强调,“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使用AI,更要让他们明白技术背后的责任和边界。”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她深感教育引导的责任重大。
据了解,嘉职网联社会实践团由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组建,多元化的专业背景为活动提供了坚实支撑。不同专业的学生各展所长,确保知识的准确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负责技术实现,数字媒体专业则让内容呈现更加生动有趣,适配青少年认知特点。这种跨专业合作模式既保障了AI知识的专业性,又通过趣味化设计降低了学习门槛,让复杂的AI技术变得通俗易懂。
“智启未来?AI通识课堂”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次可推广、可复制的青少年AI通识教育基层服务模式探索。项目预期帮助青少年建立系统的AI基础认知,提升他们的AI应用与创新思维能力。该项目已与嘉兴市多所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达成合作,完成课程讲义编写、实践教具制作及多轮课程试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