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第一初级中学905班 朱新睿
《水浒传》中的重要主角宋江以“忠义”传闻于江湖,却也深藏权谋者“忍”与“狠”的极端性格,让我们来谈谈宋江是如何卷入这场权谋与忠义的悖论。
在那个尔虞我诈的时代,“忍”便成了在乱世中立足的根基,也是由弱到强的缓冲。宋江虽满腹才华,“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但因科举不中而屈居郓城押司小职,满腹抱负无处可施。可他没有反抗,而是“忍耐”,这不是弱者的妥协,而是强者一跃而起前的蓄力,宋江以“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的心境坚持,默默积累力量与声誉,这时的忍耐是生存策略,体现其对现实处境的清晰了解,和对未来的正确规划。
在梁山与关胜大战时,关胜当众辱骂宋江,声称可轻易取其性命,这在其他将领看来都是无法忍受的,可宋江却忍下受辱之仇并由衷赞赏关胜的凛然正气,并宣称愿让首领之位。此举感化关胜落草归顺梁山,宋江以笑纳辱化解冲突,从中可见“忍”成了化敌为友、解除困境的神器。宋江之忍绝非懦弱,而是功利性蛰伏、权谋化示弱、政治性妥协、策略性退让。无不体现其立身处世之道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宋江可谓“忍”者,在乱世中低调行事,不轻易透露实力。
而忠义,甚至看似“懦弱”的宋江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他为逼秦明入伙宁愿屠戮全城百姓,他虐杀黄文炳以报告官之仇;他为逼恩人朱仝上山残杀四岁幼童;甚至临死之际恐李逵害他“忠义”名声而骗其饮下毒酒,连十多年的忠诚之友亦工具化,而李逵至死都深深相信宋江,“愿至死跟随哥哥!”而宋江竟为自身声誉背信弃义,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宋江屠戮扈家庄、怒杀阎婆惜等都充分体现了一位权谋者在权力争夺中的恶毒与恐怖,揭露统治者由权逼出的狠毒。金圣叹评宋江曰“权诈至极而反至忠厚”,实则反讽——其“忠义”表皮下的狠毒,恰是乱世中领导者人性异化的缩影:以道德之名行不义之事,终成自我毁灭的悲剧注脚。这也是这个权谋者注定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