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国补”叠加“团购”?小心有猫腻!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07版:热线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褚曹子建

  

  本报讯 近来,“国补”成为消费热词,不少消费者因此省下真金白银。与此同时,团购热潮也在兴起,许多人热衷于通过团购“薅羊毛”。于是有人打起了小算盘:能否在享受“国补”的同时参加团购,多省点钱呢?海宁的陈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不料竟得不偿失,追悔莫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炎炎夏日,陈先生家中的空调突发故障,维修师傅检查后告知空调过于老旧,无法维修,建议购买新空调。心急如焚的陈先生在各大平台挑选时,被小红书上一条大牌空调团购优惠帖吸引。按照帖子指引,他在某网购平台找到了对应店铺。

  店铺客服热情接待了陈先生,向他介绍了远低于市场价的团购优惠,还承诺包安装。心动的陈先生当即表示要下单,但客服却称因价格过低,不能通过平台交易,要求陈先生扫码付款。求空调心切的陈先生未多加考虑,便通过对方发来的银行收款码转账支付了3588元。

  转账后,客服又告知陈先生,他所购买的空调型号还可享受“国补”,但需重新下单,并承诺之前的款项会退还。陈先生再次下单,扫码支付了3588元,但客服称他还是没有享受到“国补”优惠,原因是他使用了信用卡支付,需改用储蓄卡重新下单。随后,客服又发来一个二维码,陈先生扫码时发现对方账户异常,要求退款,客服却表示需先成功购买才能退款。无奈之下,陈先生又一次支付了3588元。

  之后,客服告知陈先生该型号空调已无货,可更换型号并重新计算团购价与“国补”优惠,但要求他下载一个APP才能办理退款。至此,陈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急忙前往海宁许村派出所报案,此时他已被骗10764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海宁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网上购物务必通过正规平台,切勿脱离平台私下沟通和转账,不要下载非官方软件,坚决拒绝向陌生账户汇款。凡是要求“先转账、做任务”的,都是诈骗!

  那么,该如何正确辨别“国补”的真伪呢?警方支了几招,希望大家予以重视:

  招数一:查信息,找“官方源”

  不确定“国补”活动真假时,应先查询当地政务服务平台等权威渠道,或咨询品牌官方门店、正规电商平台客服,切勿轻信社交平台上个人发布的优惠链接。

  招数二:交易走“正规渠道”

  无论对方如何承诺,都要坚持在正规平台完成交易,不向私人微信、支付宝账户转账,不下载不明来源的APP。正规的“国补”流程绝不会要求绕过官方平台操作。

  招数三:身份信息绝不“随便借”

  “国补”资格与个人身份信息绑定,转借或出售资格不仅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卷入洗钱、诈骗等违法活动,面临法律风险。如遇到“代买兼职”等邀请,应果断拒绝并拉黑对方。

  招数四:遇可疑及时“留证据”

  一旦察觉异常,应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及对方账号信息,并迅速拨打110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报案,绝不让骗子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