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将有3万吨废旧家电在这里“重生”
日期:09-12
N晚报记者 陈 强 通讯员 方 雪
本报讯 近日,在位于海盐于城的浙江嘉兴绿循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内,3万吨废旧小家电精细化智能分选拆解项目开机试运营。这座集智能拆解、精准分选、绿色再生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让曾经的废旧家电完成“华丽蜕变”,也为长三角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树起新标杆。
在该公司生产车间,废旧小家电的“重生之旅”令人惊叹:从进入破碎线开始,经锤破、除铁、盐水槽分选等全流程处理,原本杂乱的废旧家电,变成纯净的PP、ABS塑料碎片及废铁、铜铝料,直接成为工业生产的“香饽饽”。“‘电杂料破碎+多维度分选’核心技术,让处理效率再升级!”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满产后年处理能力可达3万吨,可年产2.7万吨再生原料,且产生的污泥等废料均由有资质的机构无害化处置,构建起“资源回收—废物减量—规范处置”的闭环链条,从源头上杜绝“二次污染”。
据了解,对于这个重点引进的再生资源精深加工项目,于城镇组建了“一对一”服务专班,通过实地考察敲定产业功能区核心地块,并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厂房改造方案。“从项目洽谈到开机试产,政府全程‘手把手’帮忙,用地、用电、审批环节全打通!”提及项目落地历程,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每日沟通、每周调度、每月复盘的工作机制,让项目建设全程‘不卡壳’;审批环节开辟的绿色通道,更是将环评、许可等手续办理时间大幅压缩,为项目投产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于城镇始终将绿色低碳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围绕“招引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链条”的思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嘉兴绿循这类重点项目,我们不仅提供‘全周期帮办’服务,还将围绕项目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回收—处理—再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同时,持续落实优惠扶持、技改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力项目成为行业标杆。”于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哲表示。
从项目落地到产业链布局,海盐于城正以“政府精准服务+企业创新主导+市场高效运作”的模式,深耕绿色低碳产业。这片土地上,废旧资源焕发新生,“双碳”目标的实践路径愈发清晰,这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资源循环利用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