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韩瑜超 通讯员 吴宇哲 范丽君 陈思妍
生命是宝贵的,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在人民群众的生命遇到危险的危急时刻,他们奋不顾身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用无私的爱温暖着被救助者,同时也感动着身边的人。近日,发生在嘉兴的这2件感人的事,被很多人点赞、传扬。
17楼边缘
民警用“心语”唤回绝望的心
“有人正坐在某小区17楼楼顶,看起来很危险,你们快来看看!”近日,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嘉兴南湖公安大桥派出所大厅响起,接到群众报警后,副所长应其林立即带队赶赴现场。17楼顶生死一瞬,一场民警“明疏导、暗合围”的救援上演,最终,大家合力救下了这名听障男子。
赶到现场时,应其林见到了这名身穿浅色衣服的男子,正不顾烈日暴晒,独自坐在楼顶的烟道上,整个人看上去情绪很不稳定。由于位置紧邻楼体边缘,消防队员暂时无法安全施救,紧急的现场一度陷入了僵持。
民警经过了解发现,该男子是听障人士,难以通过喊话交流,应其林立即用微信与男子建立起了沟通渠道。他了解到,这名男子是因为近日与女友之间产生了感情纠纷,因而心情很差。应其林在手机上打出一字一句,耐心地安抚着他,并尝试走进男子的内心,引导其把烦恼倾诉出来。
应其林在降低对方抵触心理的同时,暗中部署救援方案,这时,辅警谭宏杰摘下腰带和头盔悄悄从男子视野盲区行动。只见他从消防门边的狭窄缝中挤过,绕到了男子的背后,待时机成熟,应其林按照计划拿着瓶装水缓缓走向男子,通过递水吸引他的注意力。谭宏杰抓住这一瞬间,脚蹬着边上的空调外机,借力迅速抱住这名男子的腰部,将他固定住。周围的消防队员、民警立即上前,合力将男子控制在安全区域。
无声世界的痛苦,有声力量的救援,民警顺利从17楼顶救下了听障男子。据了解,在救援过程中,应其林的右手不慎受伤,鲜血渗出,而他顾不上疼痛,直到确认男子安全后才在同事的催促下前往医院处理。最终,该男子被接到派出所接受进一步的心理疏导,后来,他也对民警的付出表示感谢。
“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大桥派出所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工作首位,针对夏季高温、意外事件多发等特点,持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通过开展实战化演练、优化警民联动机制、加强重点区域巡查等举措,全力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退伍老兵与群众筑起“人链”
成功营救落水老人
“有人落水了!”清晨6点,嘉善魏塘辖区一座公园内的河道边传来阵阵急促的呼救声,一名老人正在水中拼命挣扎,一条鲜活的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附近晨跑的退伍老兵李大伯闻声赶来,此时岸边已经有多名热心群众正试图用树枝等进行施救。但由于河堤较高,落水老人始终无法被救上岸。
就在这危急时刻,李大伯挺身而出,“我下去把人托起来,你们在岸上拉!”话音未落,李大伯脱下衣服纵身跃入水中,他奋力将老人托起,同时几名热心群众在岸上俯身拉拽,众人齐心协力终于成功将落水者从水中安全救出。
当退伍老兵李大伯爬上岸时,已经累得浑身颤抖了。“他看上去也有60多岁了,还能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救人,真是好样的!”报警人梁女士赞许而感慨地说。很快,魏塘派出所警力和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一边联系落水老人的家属,一边为她检查身体。经初步检查,这名69岁的落水老人只是受了惊吓,身体并无大碍。李大伯和几名伸出援手施救的热心群众见老人已安全,又有民警和120急救人员的守护,便陆续离开了现场。
回忆起当时的危急情形,65岁的退伍老兵李大伯笑着摆摆手说:“大家都在想办法救她,我会游泳,就跳下去托了一把,这也没啥。”“多亏了这几名热心群众的及时救助,落水老人在河里待的时间久了,体力很快就会透支,那样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事后,民警为退伍老兵李大伯和素不相识的热心群众的义举点赞。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施救过程中需保持冷静,科学施救。民警温馨提醒,若遇他人落水,请立即拨打110、119等急救电话,优先寻找救生圈、竹竿等工具进行间接救援,避免盲目下水。不熟悉水性或现场环境复杂时,切勿贸然行动,应大声呼救并寻找专业人员支援,确保自身安全,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