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赓续国库四十载 建行服务在禾城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11版:嘉财富·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N李 孝

  

  值此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周年之际,中国建设银行嘉兴分行作为这片“红色金融”沃土上的重要践行者,始终铭记服务国家金库、守护金融契约的使命。四十年栉风沐雨,国库事业蓬勃发展,嘉兴建行深度参与其中,以扎实的行动、建行人的温度书写着基层服务的温暖篇章。

  二十七年前的国债,还能兑!

  在建行人经手过的无数凭证里,那张1998年的国库券收款凭证格外沉重。春节刚过,江大爷将递进柜台时,纸张早已泛黄脆弱。这是他已故母亲吴女士二十七年前的托付。当时国债尚未实名,系统也历经多次更迭,凭证上的信息如同蒙尘的密码,数据追溯成了第一道难关。

  “母亲留下的,还能兑吗?”老人眼中的期盼让工作人员心头一紧。这不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跨越生死的信任。建行立即行动起来,省分行、市分行和网点三级联动,共同为这张沉甸甸的国债开辟出一条通往兑付的路。在浩如烟海的旧数据里,在迭代系统的缝隙中,我们像考古般耐心挖掘、比对。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沟通,那份沉睡的数据终于被唤醒。

  “江大爷,找到了!您可以来兑付了!”电话那头,远在外地的老人声音激动得发颤。2月18日,通过老年人绿色通道,短短十分钟,这笔迟到二十七年的本息,带着时光的暖意,汇入了他的账户。老人摩挲着凭证,看着手机短信,感慨道:“这不仅是钱啊,更是建行对老百姓承诺的守护!”

  这份守护,是金融的温度,穿透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风尘……

  残损的国库券,兑成了!

  作为嘉兴唯一的无记名国债兑付点,建行人深知每张国库券的分量。那天,客户小邵带着焦虑递来一叠旧国库券——整整二十一张,这是他爷爷珍藏了三十年的“宝贝”。其中一张1993年的百元券,因岁月侵蚀,关键编号已缺失。

  “爷爷的心愿,还能实现吗?”他眉头紧锁。残损券的兑付,考验着大家的智慧与温度。市分行多部门联动,查阅多项规章制度后,确认符合人民银行关于残损券兑付的规定。但缺失的编号,却为实际操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通过快速有效地沟通,在坚守合规底线的同时,市分行迅速敲定了简便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了让小邵少跑路、早安心,网点当即为他开通国库券兑付便利窗口。核算、审批、入账,流程高效运转。仅仅15分钟,二十一张国库券的本息,共计1609元便已核算完毕。当崭新的现金交到小邵手中时,焦虑已被惊喜取代:“本以为要折腾很久,没想到建行这么快就办好了!爷爷的珍藏记忆守住了!”

  那张残损的纸券虽不完整,但建行守护的承诺,却始终如新。这份温情,让跨越三十载的珍藏,找到了最圆满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