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来嘉兴,一起感受“水韵慢生活”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1版:南湖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邓圆谧

  本报讯 这段时间,海宁市袁花镇因为神仙湖“火出了圈”。这片隐藏在袁花乡村的自然秘境,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一跃成为新晋“顶流”。

  昨天傍晚,记者来到神仙湖。暮色中,湖面倒映着柔美的晚霞,幻彩灯带点缀其间。一旁的“神咖”咖啡馆已成为网红打卡地,360°全景玻璃房通透自然,坐在里面可以将神仙湖景色尽收眼底。

  袁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幸福河湖示范项目,今年将新建神仙湖与牛头山连接观光工程,并重点提升周边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中餐厅等配套设施,打造幸福河湖“多元空间”。

  嘉兴自古便是江南水乡。这两年,随着幸福河湖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滨水空间受到市民的认可与喜爱。河湖之畔,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诗与远方”的落脚点。

  “当前,我们从突出水利惠民、扩大受益面、提升群众认同感等方面着手,稳步推进幸福河湖示范项目建设,为市民的幸福生活增添坚实保障。”嘉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8月底,7个幸福河湖示范项目(南湖区湘家荡、秀洲区南官荡、嘉善北祥符荡、平湖东湖、海盐南北湖、海宁神仙湖、桐乡凤凰湖)总体形象进度已达92%,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

  今年以来,嘉兴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通过活水系、连水网、提水质等措施修复水生态环境,常态化开展河湖清淤和“清四乱”,依法整治违规占用河湖、侵占水域岸线等问题,串联河道、公园、驿站,打造幸福河湖风光带,构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生态。

  同时,充分发挥河湖生态资源价值,以境内大运河为主线,强化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深入挖掘历史脉络、人物故事、建筑特色等文化元素,借助沉浸式展陈、实景演艺、文创开发等方式,塑造独特水文化IP,构建“水、城、文、景”融合发展的滨水文化空间。

  例如,依托作家余华祖籍地资源,海盐县沈荡镇百步亭港创新推出“余华文学地图”,将《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运河纤道、老码头等场景与现有滨水空间深度融合,点染出人民幸福生活的温暖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7个幸福河湖示范项目的建设,嘉兴还深入挖掘河湖综合价值,推动河湖与现代农业、航运、文旅、能源等相关产业功能融合,共享幸福河湖红利,助力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暑假期间,桐乡水街、南湖“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等水文旅融合景点和游线频频“出圈”,并成功举办了环南湖音乐节、海盐“爱之初”七夕巨星演唱会、云澜曲会·七夕艺术周、嘉兴首届国际精酿啤酒节等滨水活动。暑期期间,日均吸引游客超4万人次,极大激发了旅游市场活力。

  走进桐乡濮院时尚古镇水街,清凉河水漫过街面,青石板路浓荫遮蔽。孩子们赤脚在水中嬉戏,大人们则在雾气缥缈的街边茶室点一杯纳凉茶,享受惬意的一站式亲水体验。“超好玩的!”“小孩哥”乐乐和小伙伴们一起踩水、拔河。他们3个家庭组团前来,孩子们尽情玩水,大人在一旁聊天吃西瓜,夏日的自在感瞬间拉满。

  一湾碧水,流淌着美丽生态,也承载着幸福生活。接下来,嘉兴将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打造江南水乡名城的幸福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