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书桌上的红船

日期:09-07
字号:
版面:第01版:嘉兴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N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501班 姚语涵 指导老师 杨秋叶

  书桌上,那艘红船模型静静“停泊”着。它个头不大,船身刷着鲜亮的红漆,指尖摸上去光滑又温润,仿佛下一秒就能顺着光,轻轻驶入湖心。最显眼的是船头——爷爷精心刻的党徽,在阳光下闪光。书桌上的红船模型和去年夏天我在南湖边见到的红船,慢慢重合到了一起。也是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改变中国命运的星星火种,是在这样一艘普通的木船上,悄悄点燃的。

  自从爷爷把这模型送给我,它就成了我书桌上的“老伙伴”。不说话,却像一盏小灯,总是在我遇到困难时,悄悄提醒我别轻易放弃。

  就像那天傍晚,我对着一道鸡兔同笼的数学题发愣。作业本上的“75分”红得刺眼,像是在嘲笑我的又一次失败。我气呼呼地把本子甩在桌子上,眼泪没忍住涌了出来。窗外的蝉“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吵得人心烦意乱。我抱着头趴在桌上,心里的声音越来越大:“算了,我根本不会,放弃吧!”就在这时,眼角的余光扫到了桌角的红船模型。

  我轻轻把它捧在手里。船舱里的小桌子、小木凳,都是爷爷用一根根冰棒棍拼起来的,又工整又细致。这时候,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的画面突然冒了出来——讲解员阿姨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当年‘一大’代表在这艘小船上开会,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讨论救国救民的大事!”

  我好像真的看见了百年前的那一幕:一群人围坐在船舱里,额头渗着汗珠,眼神却亮得很。外面是巡捕的搜查,是风吹雨打的威胁,可他们没说过一句“放弃”——因为他们心里装着整个国家,装着所有人的未来。

  低头再看手里的红船模型,船底爷爷亲手刻的“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八个字,突然变得格外清晰。他常跟我说:“孩子,人生的难题多着呢,可只要心里有光,就一定能找到出路。”这句话像一股暖流传到我心里,数学题算什么呀?要是因为这点挫折就认输,怎么对得起红船里藏着的劲儿呢?

  我深吸一口气,把作业本重新翻开,又把红船模型摆回桌角,像立了一面无声的旗帜。我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一遍遍演算:先画圆圈当鸡和兔的头,再在下面画竖线当腿,一次次数,一次次改。过程确实枯燥,可每当我想放下笔时,抬头看见那抹红色,我就又有了力气。月光透过窗子洒进来,落在船帆上,像是为我点亮的一束微光。

  不知道过了多久,脑海里的思路突然通了。当我最后一次写下等式,正确答案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纸上时,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心里的郁闷一下子散得干干净净。我赶紧把答案工工整整写在作业本上,还在旁边画了一艘小小的红船——这是我给自己的奖励。

  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懂了:红船精神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老故事,它藏在我们解出的每道难题里,拼好的每个模型里,甚至是给弟弟妹妹讲的每一段故事里。就像爷爷说的,只要这抹红色在心里一直燃烧,我们就永远有开天辟地的勇气,永远有劈波斩浪的力量。

  

  评语:作文以书桌上的红船模型为线索,巧妙地将个人成长经历与革命历史相融合,主题鲜明且富有教育意义。文章开篇生动地描绘了红船模型的外观及其象征意义,通过细腻的触感描写和阳光下闪耀的党徽细节,迅速吸引读者兴趣并铺垫情感基调。作者通过回忆在南湖边的见闻,将现实中的红船与历史上的革命火种联系起来,展现了红船精神的传承与影响。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结构紧凑,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辈的缅怀,也展示了其在红船精神激励下成长与进步的轨迹。(点评人:杨秋叶)

  

  杨秋叶简介: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征文比赛,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