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生活是一面镜子

日期:09-06
字号:
版面:第03版:成长文苑       上一篇    下一篇

  N601班 丁当 指导老师 沈卓女

  妈妈常说,生活好似一面大镜子,立在每日的行程里。我觉得这说法妙极了!普通镜子能照出我们头发乱不乱、衣服整不整齐。生活这面大镜子,那才叫诚实,从不说谎。你冲它笑,它就回你个暖洋洋的大晴天;你要是哭丧着脸,它也跟着“难过”,给你个阴沉沉的下雨天。

  这面大镜子,从清晨就开始“工作”啦。要是我早早起床推开窗,嘿!镜子里准会蹦出金灿灿的阳光,妈妈说那是生活给早起孩子的奖励。傍晚放学回家,镜子里又会跳出红彤彤的晚霞,为赶路的学子们照亮回家的路。

  生活的镜子没有“悲镜”,却藏着最深的隐喻,能映照出你种下的因果。上次考试前我偷懒没复习,镜子里的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团团转。后来我每天认真背课文、做习题,镜子里的我写作业时,连台灯的光都变得温柔起来。妈妈说我的眼睛像星星在发亮,我知道,那是镜子在夸我呢!

  这面镜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不光照我自己,还照我和别人。当我带着弟弟帮妈妈分担家务时,镜子里仿佛开出了一朵小红花;要是我和同学吵架,镜子里的我们就像两只炸毛的小狮子。现在我学会对着镜子做鬼脸,镜子里的我也会俏皮地吐舌头,原来快乐真的会传染呀!

  当你明白生活就是一面大镜子,看什么都会觉得更有意思。小草上亮晶晶的露珠,像镜子在眨眼睛,告诉你新的一天多美好;大雨过后地上的小水坑,也是镜子的小碎片,倒映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天,好像一切都能重新开始。这面神奇的镜子让我懂得,只要心里装着阳光,下雨天也能看见彩虹。

  

  书卷如镜

  N603班 董子涵 指导老师 钟玉萍

  在书卷构筑的镜面中,我总能看见无数有趣的灵魂。

  小时候,书是神奇的魔镜。阅读《格林童话》,灰姑娘尽管受尽了继母和姐姐们的百般刁难和欺负,但她依然善良,最后终获幸福。小红帽在危险中学会警惕和勇敢,最终在猎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大灰狼。《亨塞尔与格莱特》讲述了亨塞尔凭借自己的机智和智慧打败老巫婆,最终兄妹两人和父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每读着童话故事,那些跃动的字符便化作星光,在思维的苍穹次第绽放,为我的童年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长大后,书成为历史的铜镜。阅读《史记》,那些在沙场上出征,明知前方凶险却毅然前行的勇士们,这种临危不惧的品质深深地烙在我心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领民众疏通河道,成功治理洪水,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战败后的勾践住在马厩里,每天舔苦胆来提醒自己不忘耻辱,最终打败了吴国……这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让我不断审视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像他们一样的勇气和毅力,也让我明白,成长路上的荆棘,都是上天赐予的机会,为了照出更好的自己,照亮前进的道路。

  而现在,书化作高科技的神镜。《人工智能》书中说道:现在的AI已经可以帮我们解答难题,甚至还可以写诗作画。医院里未来的纳米机器人可以在病人的身体里“打怪兽”,精准地消灭病毒。城市上空,会飞的人工智能汽车组成炫酷的“超级车队”,人们再也不用担心上班会迟到……当我们用心去拥抱这些科技发明时,它们必然也会成为我们成长路上并肩同行的伙伴。

  书,这面镜子,实时变幻着模样,却始终伴随着我的成长之路,照出了人们从未知到智慧的全过程。

  

  一张值日单

  N602班 乐萱 指导老师 葛芳芳

  班会课上,粉笔划过黑板发出“吱呀”声,小李正一笔一画地书写本周值日单。我悄悄低下了头——我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擦黑板”那一栏,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了。仿佛有一条无形的规则,让擦黑板的任务成了我的“专属”。

  “你动作慢,擦黑板正好。”小李放下粉笔,语气满是理所应当。话音刚落,教室里就飘来阵阵笑声,有人跟着起哄:“要是让她拖地,估计咱们班都放不了学了!”我的耳朵瞬间滚烫。我知道自己因为小时候受伤恢复得不好,肢体有些不协调,可每次看着别人值日轮岗位,我总分不清同学们让我一直擦黑板,到底是关心,还是带着同情的“特殊对待”。几次想脱口而出的话,却因为胆小怯懦而没有说出口,我一次次默默接受这份“安排”。

  黑板上的值日单像一个魔咒,让我看一眼都觉得刺痛。这时,教室后排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为什么不能让他试试其他值日?”说话的是小陈,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原来,他早就看出了我的沮丧。

  小李反驳道:“我这是照顾他!老师都说同学间要相互体谅,他行动慢,万一拖地摔了怎么办?”“那是你自己的想法,你问过他的想法了吗?”小陈声音清亮,那一刻他像照进我心里的一道光,他的声音如鼓点敲打着我的耳膜:“《宪法》里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不是‘一刀切’的照顾,更不能因为他动作慢,就夺走他尝试的权利!”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有同学小声附和:“其实他擦黑板特别认真,说不定其他活也能做好……”小李看看大家,又看看我,问:“那你想值哪个岗?”

  “我想试试拖地。”我的声音不大,却让全班同学都愣住了。

  “让他试试吧。”门口传来老师的声音。我握拖把的姿势有些笨拙,先在水桶里仔细涮洗,再拧干水分,然后顺着地砖缝一点点拖。虽然动作慢,但我拖过的地方,连桌脚缝隙里的灰尘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当我放下拖把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李走过来,有些愧疚地说:“对不起,之前一直没给你尝试的机会。”

  后来,班里的值日单换了新样式,改成了自主报名的形式;“班级公约”里也多了一句话——“两端重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就像《宪法》守护的平等,从不是‘特殊对待’,而是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不偏不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