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审批前置+现场指导”托起群众“大幸福”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11版:热线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 讯 员 郑嘉伟

  本报讯 “没想到提交申请才两天,综合执法的工作人员就带着设计方案上门指导,不仅帮我们规避了违规风险,还省下了来回跑腿的时间!”近日,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西场北路新开张的零食店里,店主王女士看着执法人员手绘的门头广告优化示意图,难掩感激之情。

  这是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推行“审批前置+现场指导”服务模式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通过上门“把脉”,已为116家新开店商户提供门头广告审批全流程帮扶,审批效率提升60%,商户满意度达100%。

  “过去商户申请门头广告审批,往往要经历‘提交材料—等待审核—修改返工—现场核验’等多个环节,遇上材料不符或设计违规,来回跑三四趟是常事。”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常务副队长王磊介绍,随着营商环境提升深入推进,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创新推出“三提前”服务机制:提前介入对接,在商户租赁商铺时就通过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社区获取信息;提前宣讲政策,发放《门头广告设置指南》并详解尺寸、材质、照明等规范;提前现场勘查,结合商铺外立面特征提供个性化设计建议。

  在人才公寓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执法人员正拿着卷尺测量门头尺寸。“广告牌安装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执法人员留下服务联系卡后,将现场勘查数据上传至“智慧城管”平台。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自动预警广告牌尺寸超标、材质不符等问题,实现从审批到监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按照规定,二层以上商铺广告牌不得设置底座,这里的设计稿比实际可使用面积多出15厘米,我们现场标注修改后,商户就能直接交给施工队调整。”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了“服务送上门,群众少跑腿”。

  从“群众跑腿”到“政府上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托起群众的“大幸福”,为基层服务转型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小门头关系大民生,不仅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商户经营的脸面。”王磊表示,接下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商户少跑腿、多受益,实现城市管理与商户发展的双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