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红船精神”提出20年,作为南湖儿女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红船精神始终照耀着禾城青少年的成长之路。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新闻传媒中心等10个单位和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七届 “红船少年说” 征文活动正火热开展,号召全市南湖晚报小记者围绕“红船精神伴我成长”主题,执笔抒怀,讲述红船精神如何滋养你的心灵、指引你的行动、塑造你的品格。分享你与红船的故事,展现新时代红船少年的风采与担当。
做新时代的“守船人”
N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401班 马成彦 指导老师 陆夏媚
当我穿上长衫布鞋,站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二楼的仿制红船前,我成了1921年的何叔衡。灯光打在我脸上,面前是来自各地参观者期待的目光。“帝国主义越是怕我们,就越是说明我们的工作是正确的。”我说着何叔衡的台词,手心微微出汗,心中有一股强烈的热流在涌动。
8月9日,是我和同学汇报演出《中共“一大”的守船人》的重要时刻。今年暑假,我十分幸运地参加了“红船少年心向党 红色基因代代传”2025年“红船小讲解”暑期体验营。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对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了全面的了解。更让我有收获的是,我通过扮演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何叔衡,沉浸式演绎1921年开天辟地的那一天,亲身体验到了革命先辈的信仰和抉择。
“中国共产党万岁!”当我攥紧拳头,喊出这句台词时,声音在展厅里回荡。那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文质彬彬,却无比坚定的何叔衡先生。
为了更好地演好何叔衡先生,我查找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何叔衡先生本是个教书先生,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泽东、蔡和森成为同窗,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最后为理想献出生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高呼“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我忽然明白,我不仅仅是在扮演一个角色,而是在触摸一段真实的历史。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与实景演出,让我感悟到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这个夏天,我不仅扮演了何叔衡,更在心灵深处与他相遇。作为红船旁长大的少年,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会继续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红船精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闪光。
今年是“红船精神”提出20年,我要珍藏这一次的宝贵经历,做新时代的守馆人、守船人,从党史的学习者,努力成长成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当好船上最年轻的水手,接过革命先辈的桨,划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评语:
文字真切动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通过沉浸式体验与革命先辈达成的精神共鸣。小作者从“扮演者”到“传播者”的心路历程,正是红色教育意义的最佳诠释——它让历史从书本中走出,化为可感可知的信仰力量。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演出,更是一颗红色种子在年轻心灵中的生根发芽。期待更多青少年能像他一样,主动接过传承的船桨,成为红船精神坚定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点评人:陆夏媚)
陆夏媚简介:
嘉兴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曾获校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征文比赛,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创造力,致力于帮助学生在文字中表达自我、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