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文彭的1558年(二)

日期:08-31
字号:
版面:第03版:曝书亭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文彭《傲园杂兴册》之一,钤有项元汴收藏印

  N沈蕾

  嘉兴府城,距离苏州不过百里,两地之间,水网纵横,舟行一日,即可抵达。文彭长子文肇祉(1519-1587)已于前一年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因此临走的那天,他恐怕是对次子元发(1529-1605)作了一番嘱咐,告知其须照顾祖父周详。而后,他作别行将九秩高龄的家父和弟弟文嘉(1501-1583),便登船南下嘉兴。

  想必文彭当年是从嘉兴北门望吴门进城的。当年的嘉兴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正门边均有河道和水门,供船只通行。嘉兴府城并不大,城内市河纵横,条条砖石小路沿河铺就,各色石板桥、石拱桥点缀其间,罗织成一张针脚细密的水网,蜿蜒至小城的角角落落。平日里舟船穿梭往来,好不繁忙。放眼河道两侧,皆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山墙斑驳,偶有藤蔓附着,清风阵阵,碧波习习。此情此景,与苏州何其相仿。嘉兴方言的语调听来甚是悦耳,但相比于他熟稔于心的苏州话,少了点尖团音的细腻秀润,却更趋柔和平实。

  嘉兴地方志中关于官学的记载可追溯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其时,在城内东门不远处的天星湖前孔庙后置一学室,供本地学子攻读经书。北宋时,嘉兴延续五代吴越国建制,为秀州。太平兴国二年(977),建秀州州学。南宋庆元元年(1195),生于嘉兴的宋孝宗即位后,秀州升格为嘉兴府,随后州学改为府学。元时,嘉兴府改称嘉兴路,设路学,至元二年(1265),曾毁于战火。大德三年(1299),孔庙、路学得以重建。大德六年(1302),与嘉兴文人往来密切的前朝大理少卿牟巘(1227-1311)撰成《嘉兴路重修儒学记》一文,之后,时任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的著名书法家赵孟頫(1254-1322)以行楷题写全文,是记摹勒上石后,今拓本多有流传。诸上种种,可知嘉兴府学文脉深厚,对于步入耳顺之年的文彭而言,这里不失为转变职业赛道的崭新起点。

  明代中后期,嘉兴府学地处府城西北侧(《万历秀水县志》)、市河以北的凤池坊,与府城所在的府前坊相隔不过一里路。府学北侧正是秀水县衙的所在地。自明初宣德五年(1430)以来,秀水县从原嘉兴县的西北部析出。从这时起,护城河围筑的嘉兴府城内就形成了一府二县的格局,东侧的嘉兴县(县衙位于今日嘉兴市总工会所在地),与西侧的秀水县,虽分而治之,但实际上两县皆是府城内的附郭县。

  文彭对秀水县并不陌生。嘉兴、苏州同处江南、地缘紧依,两地人文商贸历来往来频繁。早在十多年前,文家就与嘉兴项铨父子结下了友谊。此次来嘉兴任职,正好方便了他与老朋友再叙旧谊。项家的长子项元淇(1500-1572)与文彭年龄相仿,早年曾专事举业,书籍无所不读,原本于科场踌躇满志,可最终却名落孙山。项元淇绝意功名后,更无心家族生意,整日吟诗练字,与友人结伴游玩,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诗人,于行书也颇有心得。苏州名画家仇英曾在项家专职作画,一待就是十年,其间深得三公子项元汴的推崇,据说,当年就是项元淇先把他请了来的。项家的另外两个儿子是项铨侧室所生,年纪要小得多,二公子项笃寿(1521-1586)跟文彭大儿肇祉年龄相仿。记得十三年前的孟冬十月,文徵明曾收到来自嘉兴的请托,于是欣然为二公子作一纸长卷,以行书题写了两首春兴诗。钤上名章后,悉心卷起,不日,手卷就送到了项府上,算是对来年春日的美好期许。

  不过,这项家三兄弟里,令文彭印象最为深刻的还属年纪最小的季弟项元汴(1525-1590)。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