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钱利峰 刑事科学技术室里的“团圆人”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12版:公安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宁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打造“海宁团圆寻亲工作室”,荣立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1次。

  自2014年投身公安工作以来,钱利峰便将“红船精神”融入血脉。他秉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从攻克技术难关,到推动技术革新,再到普及应用,始终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在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前行。

  2018年6月,海宁西片乡镇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不幸遇害。案发现场位于偏僻农村地区的出租房,治安环境复杂,案件侦破陷入僵局。钱利峰没有放弃,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成功检出被害女子颈部重要数据,精准锁定了嫌疑人。

  2020年,钱利峰受大队指派参与盐官的寻亲活动。活动现场,一位男子与亲人重逢时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一幕深深触动了钱利峰。从那以后,他便与寻亲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和寻亲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他倾听每一位寻亲者的故事,认真记录每一条线索。为确保寻亲样本准确,他都亲自上门采集。白天,忙于日常工作;夜晚,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实验室里。4年多来,他累计采集送检寻亲样本上千件。

  然而,比对寻亲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受技术限制,早期的寻亲工作困难重重。为此,钱利峰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其他实验室可能需要父母双方采样才能与子女比对,而钱利峰这里只需父母一方采样,或是兄弟姐妹之间,就能进行准确比对。

  今年7月18日,56岁的崔可存从山东临沂赶到海宁找钱利峰帮忙寻找亲人。经查找,虽然崔可存的双亲已经去世,但钱利峰依旧帮他找到了3位兄长和大姐。8月7日那天,失散56年的崔可存和家人抱头痛哭。

  现在,“海宁团圆寻亲工作室”已成为刑事科学技术室的特色招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他帮助寻亲的强大动力。自公安部启动“团圆”行动以来,钱利峰已帮助百余个家庭重聚。这里面,有失散50年终于找到母亲的兄弟俩,有寻亲76年的古稀老人,还有分离55年、跨越800多公里重逢的母子。这些感人的团圆故事,是科技与亲情的双向奔赴,“团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钱利峰将持续以“红船精神”为引领,诠释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书写温暖人心的团圆故事。 (计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