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通讯员 朱晓斌
传统产业是嘉兴工业经济的基本盘,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昨天,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今年1至7月,嘉兴市传统制造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十七大重点传统制造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2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
智造焕新
“老产业”练就“独门绝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嘉兴传统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走进雅莹集团,一幅融合了传统与未来的景象映入眼帘。只见设计研发人员轻点鼠标,AI智能系统迅速“思考”,在系统中自动匹配色彩、材质、版型等设计元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则结合非遗技艺,以来自四川宁南雅莹6A级有机桑蚕丝基地的原料为根基,通过14道繁复精细的工序,获取优质生丝。而这些,皆是基于一款高端国风数智化设计非遗显瘦真丝系列时装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嘉兴市有39件产品强势入选2024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三,这款产品就是其中之一。
“该系统能够让分布各地的设计师实时共享灵感,协同创作,源源不断地推出承载中国文化基因的高端丝绸精品。我们不只是做衣服,也是在用科技传承五千年丝绸文化。”雅莹集团设计人员介绍。
嘉兴是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茧丝绸资源十分丰富。新时代,这一承载千年荣光的产业焕发新生机,自然离不开硬核装备的支撑。
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打造的“年产20万个核心模块、2000台高速电子提花机”项目,就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织造引擎”。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提花机,它们将深度融入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 想象一下:5G网络让机器运行数据瞬间‘飞’上云端,工程师千里之外也能精准‘把脉’,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管理效率倍增。”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些智能装备,将成为国风真丝产品迈向规模化、高端化征途的“坚实后盾”。
集群共进
特色产业构筑新优势
嘉兴传统产业不仅有点上的突破,更有面上的集群式发展。
目前,桐乡市玻纤复合材料、海盐县金属切削工具产业集群成功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濮院洪合毛衫、海宁皮革、平湖箱包、海盐紧固件、崇福皮草等一批区域品牌驰名全国,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名片。
在推进产业集群化过程中,嘉兴坚持以“特”制胜,依托县域特色块状经济基础,聚焦区域产业优势,以产业链图谱为抓手,持续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引导要素资源高效集聚。这一战略有效促进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与协同创新,逐步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产业生态格局。
不难看出,传统产业的“华丽转身”,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托举。
2024年8月,嘉兴市印发《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1月,市经信局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政策操作细则》。
“政策的持续发力,为嘉兴传统产业向‘新’而行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信心倍增,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政府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