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以“铁肩”担使命,用“温情”护民生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09版:热线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讯员 平屹楠

  图片由林棣派出所提供

  1965年8月出生的沈秋华,1988年从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平湖市公安局新仓派出所、平湖市局指挥中心、林埭派出所工作。

  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公安战线的党员,他立足岗位,兢兢业业,三次获嘉奖,两次获平湖市“十佳卫士”称号,还获得过嘉兴市保密先进工作者、平湖市密码工作先进个人及2019年度平湖市“优秀平安书记”等荣誉。

  特别是在林埭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期间,沈秋华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在社区民警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做好宣教工作,始终把服务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切实护航辖区平安稳定,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坚守反诈宣传第一线

  捂紧村民钱袋子

  沈秋华积极发挥“铁脚板”的勤廉精神,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入户走访,将反诈宣传送上门,并通过组织座谈会、警民恳谈、微信网格群等进行反诈宣传,不断提升片区内群众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

  近年来,沈秋华管辖的双庙村被评为嘉兴市“全市无诈村”、平湖全市“无诈示范村”及平湖市平安建设示范村。“辖区有一家企业,刚开始门难进,通过我们苦口婆心、扎实有效的宣教,实现了警企合作,企业成为平湖市‘无诈企业’,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沈秋华举例道。

  今年1月19日,辖区一村民疑似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预警队员打了十几个电话仍无法接通,家人也不知其具体位置。情急之下,沈秋华立即赶往村委会,联动村干部及其家属帮助寻查线索,还联络综合指挥室指派队员进行不间断电话“轰炸”,以此消耗当事人的手机电量,在最后转账时刻,当事人手机电量耗尽,终于成功阻止了这起利用微粒贷实施的诈骗。针对此事的新闻稿《干了这事,平湖男子差点一年白干!》在“乐享平湖”上发布,点击阅读量过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绷紧纠纷调解这根弦

  化解群众烦心事

  身为社区民警,要维护和谐平安,离不开走村串户及时排除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沈秋华积极与镇政府、村委会等基层部门内外联动,组织警务室骨干、村干部、网格员、企业员工、志愿者等群体,组成矛盾调解群防群治队伍,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消除家庭矛盾、邻里冲突、情感纠纷等领域风险隐患,实现主动预防、源头管控,有效遏止“民转刑”和个人极端事件的发生。

  辖区村民刘红(女,化名)与乍浦镇的陈军(男,化名),两人在2023年6月18日经人介绍相识后在男方户籍所在地领证结婚。今年3月起,陈军竟然对怀有身孕的刘红实施家暴。5月13日,刘红生下一女孩,之后因户口报在女方名下,陈军据此强烈要求做亲子鉴定,双方矛盾不断加深。5月18日,陈军到月子中心吵闹,又到刘红乡下老家威胁其母,直至女方报警。

  针对这一局面,沈秋华一方面与村干部及镇妇联等有关部门同志一起上门做工作,另一方面与乍浦派出所社区民警对接,放弃休息时间,了解其亲属关系,争取到他们的配合,一起不厌其烦做说服工作,使双方的关系暂时得到缓和,防止纠纷进一步激化。

  社区民警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工作对象,又与群众的安居乐业、辖区的平安和谐密切相关,在掌握政策严肃性的同时,还必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沈秋华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沈秋华向记者说起了这样一件事,云南昭通一名1970年出生的女子,30多年前与辖区一名男子结婚,1994年生下了一名男孩。但当时两人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眼下,女方要交社保,但被要求户口一定要在平湖本地,而她的户口一直在云南老家,男方又是一名长期住院治疗的病人,一时无法补办结婚手续。一方面是事实婚姻,却不能补办手续;另一方面是女方临近退休,不交社保,下半辈子的生活无着落。对此,沈秋华走遍了相关部门,反复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证明,通过内部协调,多方协力特事特办,终于为当事人开辟了绿色通道。

  光阴荏苒,沈秋华的从警之路走过了36个春秋,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他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