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孔嘉敏 漫画 张利昌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银行作为资金流转的关键环节,已成为阻截诈骗的重要防线。近日,嘉兴多家银行机构凭借高度警觉性、规范的流程操作以及高效的“警银协作”机制,连续成功拦截多起诈骗案件,不仅为市民避免了资金损失,更有效防范了涉案风险,展现出金融机构在反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社会担当。
差点成为电诈“工具人”
幸好识破“过桥资金”
近日,中国银行平湖独山港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疑似涉诈资金取现事件。在工作人员高度警觉、流程严谨以及警方及时介入的情况下,避免客户沦为电诈“工具人”的风险。
当天上午,市民王先生行色匆匆来到网点,急切要求取出卡内的1500元。因该账户此前存在异常交易已被限制非柜面业务,工作人员依规询问资金来源。王先生应答前后不一,先后声称是“朋友”“同事”“同学”通过支付宝转账而来,且拒不配合进一步核实。工作人员当即中止交易,明确要求其提供转账方联系方式进行现场核实,王先生因无法自圆其说而离开。
当天下午,王先生再次来到支行,坚称该笔资金系“亲属转账”,执意要求取款。工作人员迅速拨通所谓“亲属”电话进行核实,对方却予以否认。支行立即启动反诈应急预案,联系辖区民警到场协助。
经警方核实,王先生与转账方并无亲属或同学关系,疑似为近期在网络平台结识的陌生人。该笔资金虽金额不大,但呈现典型“过桥资金”特征,很可能涉及电信诈骗洗钱环节。警方明确告知王某,出借账户、协助转移不明资金属违法行为,要求其将资金原路退回或前往派出所配合调查,否则将依法对其账户采取“断卡”措施。
在工作人员的反诈案例讲解与警方严肃警示下,王先生逐渐意识到风险,最终放弃取款,将款项退回。工作人员还指导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关注银行官方反诈宣传渠道,提醒其坚决杜绝出租、出借银行卡等行为。事后,王先生由衷表示感谢:“差点因小失大,多亏你们严格把关!”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中国银行嘉兴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员工风险识别能力,严格落实“问用途、核来源”的合规操作,呼吁公众警惕“小额过桥资金”“兼职跑分”等陷阱,切实守护账户安全,拒绝成为电诈“工具人”。
网络“朋友”要借钱?警银联手拆穿骗局
近日,平湖农商银行新埭支行凭借敏锐的风险意识和高效的“警银联动”机制,成功拦截一起典型网络交友电信诈骗,为市民张先生避免了20000元经济损失。
日前,张先生来到新埭支行咨询贷款业务,称一位“朋友”生病急需用钱,希望贷款20000元以助对方支付医药费。客户经理在执行“四必问”流程及细致沟通中,敏锐察觉异常:一是所谓“朋友”仅为张先生通过网络聊天结识,其对对方真实身份与背景信息几乎一无所知;二是对方在聊天中屡次以各种理由向张先生索要钱财。
客户经理初步判断其很可能正遭遇网络交友诈骗,遂以“需进一步审核”为由暂缓贷款审批,并迅速将情况上报。
次日,支行邀请张先生再次到访,并同步联系反诈中心民警到场,通过“警银联动”机制开展联合劝阻。民警询问贷款用途时,张先生起初坚称系用于缴纳车险、违章罚款,但在深入追问下终于坦白:不久前,他在网上结识一名女子,双方相谈甚欢并确立恋爱关系,近期“女友”称病住院,张先生已多次转账支付医药费。
“这是典型的网络交友诈骗,骗子往往先以关怀获取信任,再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民警一针见血指出。即便张先生仍辩称“我有她的身份证”,民警也坚定回应:“身份证是PS合成的,定位、医院全是假的。”在银行员工与民警摆事实、讲案例、析手法的反复劝导下,张先生逐渐冷静并反思,承认这位“朋友”实为微信添加的陌生网友,平日频发关怀信息,实则不断诱使其转账,最终因手头资金不足而打算贷款满足对方要求。
至此,张先生彻底认清骗局,主动放弃贷款与转账念头。为防止其再次受骗,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开展进一步反诈宣传教育,筑牢防范意识。
“反诈接力赛”惊心动魄,阿姨差点被骗养老钱
不久前的一个下午,嘉善某村镇银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诈接力赛”。员工凭借敏锐洞察力和高度责任感,成功拦截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为客户牢牢守住了“钱袋子”。
当天下午,一位情绪激动的阿姨拍打柜台,坚决要求开通手机银行,强调“今天必须办”。正在忙碌的主办会计立刻认出,这位阿姨正是4天前急匆匆前来办卡、同样强烈要求开通手机银行的客户。
回顾4天前,当班柜员为其办卡时已察觉异常:阿姨眼神躲闪,对开通手机银行的用途含糊其词,仅反复强调“有大额资金进来,你们别管,赶紧办”。经验丰富的柜员坚持暂不开通手机银行,并在系统中做好标记,提醒同事密切关注其资金动态。
4天后阿姨再次到访,情绪更为急躁,对用途依旧讳莫如深,反复声称“必须保密”。主办会计结合近期反诈培训内容,判断其极有可能遇到了常见诈骗套路,于是耐心劝导:“阿姨,现在冒充公检法、客服的诈骗特别多,他们就怕咱们和别人说……”
见阿姨仍执迷不悟,工作人员灵机一动,以“申请加急流程”为由请阿姨出示操作界面。阿姨稍松戒备,将手机递来——屏幕上赫然是冒充“公安办案人员”的聊天记录,正以“开通手机银行方可发放168万元扶贫金”为由催促操作。工作人员心头一紧,一边安抚客户,一边悄然报警。
几分钟后,辖区派出所民警与反诈中心人员迅速赶到。经过2个多小时耐心劝解,结合真实案例与话术剖析,阿姨终于醒悟:“原来真是骗子,多亏了你们,不然我的养老钱就全没了!”
事后,阿姨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工作人员微笑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守护大家的钱袋子,比什么都重要。”
“在我们银行,像这样尽职尽责的员工不在少数,他们不仅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客户资金安全的‘守门人’。”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行将持续筑牢反诈防线,以专业与责任守护每一位客户的财产安全,让金融服务既有温度,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