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邓雪珂
通 讯 员 赵宇铭 高雪新
在数字的经纬中,见证嘉兴的每一步成长!记者从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2025版嘉兴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简称“天地图·嘉兴”)于近日全新升级上线。
新版“天地图·嘉兴”延续并强化了原本地理信息服务的核心优势,同时聚焦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需求,精心打造“美丽自然”“美好生活”自然资源新风貌展示窗口,创新推出“多时相影像”时空观察场景,实现从传统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向集地图服务、科普宣传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跃升。
双轮驱动展自然资源新风貌
当指尖轻触屏幕,嘉兴的“绿水青山”便在方寸之间徐徐展开——金黄的稻浪、青翠的竹林、错落有致的江南村落与波光粼粼的运河交织成画。
此次“天地图·嘉兴”创新融合的“美丽自然”与“美好生活”两大主题,通过关键数据指标可视化与“地图定位+图文详解”技术,打造自然资源新风貌展示核心窗口,全方位呈现嘉兴在自然资源新风貌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双重实践。
其中,“美丽自然”板块收录秀洲、桐乡等7个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项目,直观展示耕地保护、生态修复成效,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见证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自然资源动态变化;“美好生活”板块依托桐乡“三智一网”创新成果,以数据可视化呈现自动驾驶小巴试乘路线、智能无人配送车运行轨迹,既提升公众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认知,又为产业推广、科普教育提供直观载体,彰显了“科创嘉兴”的智慧活力。
“多时相影像”记录城市变迁
古镇、文化馆、红色景点……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无声“见证者”。
为回溯城市发展脉络、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市创新打造了“多时相影像”场景,构建1999年至今的时空影像库,集成10个关键年份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形成动态城市记忆档案。
“通过影像对比,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理图景上的时空演变,比如感受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周边环境的优化升级、月河历史街区古韵与新貌的融合,了解嘉兴从传统水乡到现代城市的变迁轨迹。”市民李军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得知“天地图·嘉兴”上新了这一功能场景,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尝试,看着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沧海桑田”以清晰可感的画面跃然眼前,他不禁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
在李军的手机上,记者看到场景内设“时光相册”专题,聚焦“重走一大路”红色文化线路、“水乡古镇”等特色文旅资源,以时序化影像为载体,生动呈现嘉兴在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城市品质、推动文旅融合中的实践成果。“该场景不仅为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更通过可视化手段增强公众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感与认同感,成为展示嘉兴自然资源保护成果、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字“空间引擎”助力城市智治
从南湖景区、南湖革命纪念馆、子城等跃然“屏”上,到此次“时空影像库”的更新记录,每一次都是勇立潮头的创新跨越,探索着数字嘉兴发展的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作为智慧嘉兴的“空间引擎”,“天地图·嘉兴”已为全市137个部门243个应用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支撑,在城市管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推动嘉兴各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地理信息基石。
接下来,“天地图·嘉兴”将紧扣“面向社会全方位展现自然资源新风貌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总要求,以“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安全为基”为原则,持续深化平台功能升级与服务拓展,充分挖掘公共服务资源,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打造更智能、更开放、更贴近需求的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满足更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的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