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进小区,190多个烦恼“一键清零”
日期:08-26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 讯 员 陆斌斌
本报讯 当接过绣有“为民解忧暖人心,至真至诚显真情”的锦旗时,南湖区新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他看来,这面锦旗不仅是南湖区“执法进小区”工作的生动缩影,更体现了街道执法人员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
昨天,新兴街道文昌里的一名沿街商户将锦旗郑重送到新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感谢执法人员高效解决房屋漏水问题。
原来,文昌里小区9幢一楼是沿街商铺,二楼则是居民住宅。今年8月初,一家商户发现店内持续漏水,即便晴天也未停止,怀疑是楼上防水层损坏,便向社区求助。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基层智治平台的“执法进小区”模块上报了该事项。负责该小区的执法联系人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上门查看。经调查发现,二楼住户在平台上堆放大量杂物并种植了不少花卉,导致平台排水不畅,雨水和浇花积水渗漏至楼下店铺。
对此,执法人员并未采取强硬手段,而是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耐心向住户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平台堆放杂物和种植花卉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对楼下商户经营造成的影响。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二楼住户终于认识到问题所在,消除了抵触情绪,主动同意清理平台。
如今,平台漏水问题已彻底解决,楼下店铺再未出现漏水情况,经营也恢复了正常。“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真是太感谢了!”该商户连连称赞。
今年以来,南湖区在原有“综合执法+社区服务”工作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执法与服务双向赋能,聚焦社区内各小区的热点难点执法问题,推行“执法进小区”工作法。通过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服务端口前移,有效促进基层“一支队伍”在最小治理单元中的深度融合,建立起“社区、物业、业委会、执法”四方高效联动的治理体系,切实提升了基层问题的化解能力。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不仅梳理整合了责任、配合、服务三张清单,明确各条线、各层级的职责,并将清单和联系人对小区居民公示,还注重依托小区内已有的‘红色物业’议事厅、‘睦邻议事亭’等功能区域,开展社区、物业、业委会、执法‘四方议事’,以情法融合的方式为居民解决难题。”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执法进小区”工作不断深入,强制执法的情况越来越少,更多问题通过宣传教育、劝导引导等方式得以解决。这一转变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支持,也提升了执法效能。
最新数据显示,自该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已处理噪音扰民、流动摊贩等各类事件190余起,执法响应效率提升约11%,重复投诉率下降近30%。
“执法进小区”高效解民忧。接下来,南湖区将继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持续推进“执法进小区”工作模式,通过构建“1+11+N”多元共治体系(即一个区综合执法办总协调,11个镇街统筹,N个网格覆盖),实现60%的矛盾纠纷在小区层面化解,30%在镇街层面解决,剩余10%的疑难复杂问题由区级或市级统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