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锯三年的讨薪纠纷,“桥帮客”画上圆满句号
日期:08-25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 讯 员 王玲佳
本报讯 当接过绣着“助民工追欠薪 显担当护民生”的锦旗时,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桥帮客”民声服务队队员丰思聪、陈诗相视一笑,“‘民声一键办’的深入推进,让‘为民服务’的承诺在一次次暖心调解中落地生根。”
近日,杨先生和殷先生将一面锦旗郑重送到了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民声一键办”工作人员手中,感谢政府及时帮他们追回了欠薪。
原来,三年前,杨先生和殷先生为某外包商承接的管道工程辛苦劳作,却遭遇了“讨薪难”。工程早已完工,但包工头以“工资已结清”为由,迟迟不支付两人应得的劳动报酬。多次协商无果后,两人拨通了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民声一键办”服务热线。
接报后,“桥帮客”民声服务队队员丰思聪、陈诗立即行动。面对这起时间跨度长、证据不足的纠纷,他们双管齐下:一方面安抚当事人情绪,详细了解事情原委;另一方面多次与包工头沟通核实,掌握纠纷核心症结。当调解陷入僵局时,“桥帮客”民声服务队主动联系社区、派出所、司法所等,搭建多元调解平台,多方合力,协同处置。
经过连续3天的跟进和数小时的现场调解,这场拉锯战终于迎来转机。在调解室内,包工头承诺月底前支付1.5万元工资,双方完成司法确认。至此,这桩困扰杨先生和殷先生三年的“心头事”画上圆满句号。“三年了,这笔血汗钱终于有着落了!”走出调解室,杨先生和殷先生如释重负。
这面锦旗背后,是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民声一键办”为民解忧的暖心故事。“这不仅是简单的纠纷调解,更是对群众信任的守护。”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部门联动+专业调解+司法保障”的创新模式,这支“桥帮客”民声服务队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搭建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让每起案件都能找到最优解。今年以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民声一键办”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74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