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日期:08-24
字号:
版面:第02版:成长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N插画 吴雪渔

  编者按:

  烽火岁月八十载,精神灯塔照今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向全市南湖晚报小记者发出征稿,以“写给1937年先辈的信”为主题,无论您是追寻家族中的英烈足迹,致敬一位心仪的抗战英雄,还是从一件文物、一处遗址中感悟沧桑巨变,抑或从“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中汲取力量,让笔尖穿越时空,讲述您眼中的山河无恙、家国昌盛,告慰先辈赤诚,赓续不屈血脉,让“1937”听见这穿越时空的回响!

  致黎明前那无数的浴血身影

  N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俞汇小学 吕芯烨 指导老师 薛凉波

  尊敬的先辈们:

  展信安。

  此刻我坐在窗边,窗外蝉鸣聒噪,楼下几个小朋友正一起玩闹嬉戏,手里拿着刚买的冰棒,笑声脆生生的,如银铃般悦耳。拿起桌上的台历,上面印着“2025年8月”,天很蓝,云很白,正值中午,空气中飘着各家各院的饭菜香——这些你们当年拼尽全力想守护的美好场景,如今成了我们最日常的生活。

  我知道1937年的空气并不是这样的。那年的空气里弥漫着硝烟,裹着炮弹炸开的尘土,裹着北平城墙下破碎的槐花瓣,也裹着上海弄堂里母亲小孩子的哭喊声。课本里说那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可我总觉得,文字太轻了,轻得托不起你们脚下的苦难。您或许是个刚过二十岁的士兵,军装袖口磨出了毛边,枪托上还留着前一次战斗的痕迹;您或许是个守在医院的医生,白大褂上溅着洗不净的血渍,整夜守在伤员的身旁不敢合眼;您或许是个埋头印着传单和报纸的学生,油墨沾了满手,还在盘算着下批报纸藏进哪个地窖才安全;您或许是个母亲,刚把孩子送到防空洞,就转身捡起路边的石头……

  我总在想,那一刻你们怕吗?当炮弹炸碎屋顶时,当刺刀抵住胸口时,当看着熟悉的街道变成火海时,你们一定怕过吧?可我在史料里看到,北平沦陷那天,有个老教授抱着一箱古籍文书往城外跑,子弹擦着耳朵飞过,他却死死护着书箱——“这是咱祖宗的根呐!不能烧”;我看到上海四行仓库的战士们,背着炸药包往下跳时,嘴里喊的不是“救命”,而是“娘,儿不孝,可咱没丢中国人的脸”……

  先辈们,我想告诉你们,后来,我们赢了。不是靠神仙保佑,是靠你们用命拼出来的。1945年的一天,重庆的防空洞里爆发出欢呼声,有人把帽子扔上天,有人抱着电线杆哭,全中国的人民都在笑,也都在哭——笑的是终于不用躲炮弹了,哭的是好多人没能等到这一天。你们守着的那片土地,后来长起了庄稼,盖起了高楼,火车能从北开到南,飞机能载着人往天上飞。你们牵挂的孩子,他们长大了,他们的孩子也长大了,现在的我们不用躲在墙缝里,我们能在操场上跑,能在教室里念“床前明月光”,能在博物馆里指着你们当年用过的旧水壶,听老师讲“这是英雄的东西”。

  现在的中国,很强。街上跑的汽车是咱自己造的,天上飞的卫星能看见全世界,连外国人都来学咱的汉字,吃咱的饺子。前几天我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周围的人都在唱国歌,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按在胸口,哭得像个孩子。后来采访才知道,他父亲是1937年牺牲的战士,他这辈子的愿望就是带着父亲的照片去北京,去看看现在这强大的中国!

  先辈们,你们的血没有白流。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我们现在过得很好,真的很好。其实我想说的话还有好多,可千言万语,到头来就一句: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把黑暗挡在身后,谢谢你们让我们活在光里。我们会永远记着你们,记着你们的名字,记着你们的话,记着你们的光辉事迹。你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英勇事迹,将永远镌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你们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支柱,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不断提升自我,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守护好我们的国家,让她再也不受欺负——这是我们对你们的承诺,也是对你们的报答。

  一个被你们守护的后来人2025年8月23日

  评语:此书信以细腻笔触串联今昔,用蝉鸣、饭菜香呼应先辈守护的初心,又以史料细节刻画先辈群像,情感真挚动人。吕芯烨同学的文字兼具温度与力量,既传递对先辈的崇敬与感恩,又许下守护家国的承诺,是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感染力极强。

  (点评人:薛凉波)

  薛凉波简介: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俞汇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虽主授数学,却始终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助力学生将生活观察与真情实感融入文字,激发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