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家门口”的烟火气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08版:“嘉里”有意思       上一篇    下一篇

  

  N文/摄 晚报记者 王卫国

  

  “今天酒店外摆的红烧大排特价5元一块,我妈昨天晚上接龙预订了4块。”日前,上班族王小姐下午5点下班后开车前往嘉兴阳光雷迪森广场酒店,酒店工作人员已经为她打包完毕,她微信扫码付款后就走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放下身段,出手烧制的菜肴肯定味道不错,价格还亲民,让人惊喜不已。”王小姐开心地说。

  外摆是指餐饮商铺在符合城市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利用店铺外的公共空间进行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帮助商家吸引客流、提升消费体验,又为城市增添了烟火气,成为近年来城市商业管理中的创新举措。以前有零星店家偶尔提供外摆服务,但近几个月,特别是进入7月以来,餐饮外摆风席卷全市,众多酒店和饭店加入行列。

  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外摆商家、市民和行业协会人士,一探外摆浓浓烟火气和市场走向。

  

  老人欢喜上班族接纳

  

  从6月中旬开始,禾城多家酒店、餐馆,在门前摆出熟食摊,红烧蹄髈、葱香大排、狮子头这传统“三大件”齐刷刷亮相,而且价位好像商量过似的,都极为接近。从五星级的嘉兴阳光雷迪森广场酒店,到邹大鲜、德元顺传家菜、江南阿六头饭店等本地餐饮“头部”商家,再到新平路上的天桥饭店2号店、洪波路上的南湖嘉宴、洪兴路上的美食堂……不少餐饮名店跻身其中。

  南湖嘉宴规模不大,店门前的移动告示牌清晰显示着“社区便民菜 预留请扫码”字样, 外摆时间为中午10:30至12:30,下午3:00至5:00。

  8月14日,离中午外摆的时间还差几分钟,服务员们忙着把刚出锅的菜肴一一摆开,等候的市民已经提前排起了队伍。“红烧蹄髈38元的价格真划算!”一位老伯买了两个,请服务员分开打包,说其中一个是邻居让他帮忙带的。

  洪波路一带是老城区,电子小区、栅堰新村等老旧小区集中,老年住户多,肥而不腻、软糯可口的菜品正合他们胃口。而对上班族来说,扫码预留菜品,下班路过带走,晚上回家随便做个汤就能把三口之家的晚餐轻松搞定,让他们觉得很方便。

  大热天里,许多市民不愿下了班还要围着灶头转,好吃不贵、能网上预约、立等可取的家常菜肴自然获得青睐,不少商家还推出了肉包、馒头和米饭,想顾客所想,满足各种不同需求。

  

  外摆还会热多久?

  

  在热热闹闹的餐饮外摆背后,行业协会也在理性分析餐饮市场,主动作为,争取更好的营商环境。

  8月14日,嘉兴市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召开2025年度第四次常务副会长会议,餐饮外摆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会上,大家围绕企业上半年经营状况展开交流。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各餐饮企业均在积极探索新路径,其中,外摆经营、企业主个人开直播、拍摄短视频推广等成为短期内缓解营收压力的三大举措,一些此前从不“抛头露面”的餐饮单位也开始在新媒体平台出现。但大家也清醒认识到,这些举措并非长久之计,会上达成共识,企业需从降本增效、拓展多渠道引流等方面发力,才能保证企业在当下“活得好”。

  会上还探讨了将于9月1日起实施的社保新规给行业带来的冲击。各副会长企业群策群力,力求通过集体智慧为行业发展破解难题。

  会上,协会秘书长金永祥表示,协会正积极借助政协、人大、工商联、发改委、商务局等部门的各种调研活动积极发声,呼吁相关部门关注当前餐饮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为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落地而努力。

  

  “内外兼修”尝试常态化经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餐饮企业正视现状、开动脑筋,开始尝试“新赛道”。

  如德元顺传家菜,从6月27日开始外摆经营,目前有50多个品种的菜肴供市民挑选。最初外摆经营场地就设在店铺门前,很快,经营场地狭小的弊端暴露无遗,商家果断应对,租赁附近面积几百平方米的闲置门面,专门作为外摆场所。

  德元顺传家菜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外摆这一块已比较稳定,每天营业额在15000元左右,对堂食的影响可能会有但不是很大,“我们的外摆会持续下去,争取常态化,因为我们本来就有专门经营卤味的店铺,可以尝试在卤味店的基础上增加经营品种,扩大经营规模,条件成熟后可以开分店。”

  市场形势不断变化,餐饮外摆可谓方兴未艾,餐饮企业如何做到“内外兼修”,开源降本,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不同需求,还有不少功课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