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邬渭渭
距离七夕节还有一周,嘉兴的领证跟拍服务已进入“抢档”模式,甚至七夕节前后半个月的档期也统统排满。“节日当天的领证跟拍一个月前就订满了,现在每天还会有10多对新人咨询预约。”昨天,个人摄影师徐家明一边调试相机一边介绍自己最近的工作状态。他的背包里装着各类领证拍摄道具,头纱、手捧花、泡泡机……这段时间,领证跟拍的消费热度正在逐步攀升。
七夕节跟拍档期难约
8月至10月向来是领证跟拍的旺季。“黄道吉日就那么几天,经常出现同一天几十对新人抢档期的情况。”徐家明坦言,自己往往上午拍一组,下午赶另一组,一天拍三组新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半个多月只休息过一天。
市区一家摄像工作室的摄像师陈腾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平时一天顶多一组,到了2月14日、5月20日、七夕这种日子,一天能接5到6组。”
这种档期紧张的情况在今年尤为明显。徐家明发现,相比去年,今年的订单量有显著上涨,“这个月忙得脚不沾地,很多新人来问档期时,我都只能说抱歉。”
高性价比套餐更受欢迎
“本来觉得自拍就行,后来越想越觉得该正式记录。”准备在七夕节领证的新人林沫儿,最终选择了399元的跟拍服务。“我对比了20多个摄影师,从作品、沟通、附送服务等方面综合评估,最终选择了目前这个,比较平价优质。”她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新人的心态——既不想为溢价买单,又不愿错过人生重要时刻的仪式感。
在价格选择上,性价比成了关键词。徐家明观察发现,大部分人会理智选择高性价比套餐,愿意为高费用买单的客户是少数。
与此同时,一些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催生了高端市场。“有些准新人愿意为定制风格支付更高费用。”徐家明解释,“这类服务往往需要三四人的团队携带专业灯光设备,有些甚至包含简单妆造,收费高是因为投入大。”陈腾的工作室也遇到过类似客户,“单独预订视频跟拍的客人,基本都是被我们的独特风格吸引。”
是影像留存更是情感锚点
胶片风、电影感、自然清新,这些词频繁出现在新人与摄影师的沟通过程中。徐家明发现,今年最流行的是胶片质感和电影风拍摄,“新人会特意要求去草地、树林拍,追求那种灵动有生命力的抓拍感,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照片’。”陈腾也表示,视频跟拍的客户更在意不摆拍,“他们要的是全程自然记录,尤其看重两个人的氛围感。”
道具选择上,新人们开始跳出标准化套餐。“几乎每对客人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具,比如戒指、定情信物,甚至自己的宠物。”陈腾说,见过有新人带着对两人有特殊意义的CD等来摄影,“他们觉得这样更有专属性。”
从拍摄角度、外景选址到精修张数,很多新人会和摄影师提前反复沟通。“几十年后翻出照片,能想起当时的心情。”徐家明的这句话,道出了新人对跟拍的深层期待,不只是影像留存,更是情感锚点。
无论是选择百元档的服务,还是千元档的套餐,新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人生重要时刻赋予仪式感。正如陈腾所言:“不管用手机还是专业设备拍摄,记录的都是当时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