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邓雪珂 通讯员 高雪新
图片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本报讯 继“吸猫撸狗”热潮之后,年轻人又迷上了“鸟门”,各种养鸟、晒鸟的帖子走红各大社交平台,甚至有不少地方兴起了“鸟咖”,撬动时下新一波宠物经济。
“我就是偶然在月河花鸟市场遇到的‘啾啾’,一眼就被它可爱的模样吸引了。”说起与自家爱宠的初次相遇,00后嘉兴姑娘安安满脸都是笑意,“‘啾啾’是一只玄凤鹦鹉,不光颜值高,还特别有灵性,喜欢亲近人,我好几个朋友见了‘啾啾’后也有了养鸟的想法。”
“之前只觉得猫猫狗狗聪明,没想到小鸟也这么会撒娇卖萌。”周怡就是被安安的小鸟可爱到,准备做好养鸟“功课”后就“下手”。“现在刚开始工作,工资不高,小鸟市场均价也就几十块钱一对,长相好看一些的也就百来块钱。”对周怡来说,小鸟是对钱包非常友好的陪伴互动型宠物。
原来,提到养鸟,想到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如今,养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然而并不是所有鸟都能当宠物来养。具体有哪些鸟可以当宠物养呢?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规范宠物鸟类养殖管理,我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整理出一份目前可以合法养殖鸟类的名单。
“像很多人爱养的玄凤鹦鹉(鸡尾鹦鹉)、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禾雀(文鸟)、金丝雀(玉鸟)、斑胸草雀(珍珠鸟)这6种鸟,都没有列入国家、省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日常饲养和交易不需要向林业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手续,所以市场上比较常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市民王晨养的这只鸟却有些“特别”,“我在‘小红书’上看到别人家的‘和尚’又乖又可爱,也花了4000多元买了一只。”记者了解到,“和尚”是鹦鹉的一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饲养要办理相关证件,个人饲养要带有合法标识,也就是鸟儿的专属“身份证”。
它的“身份证”是什么样的?王晨向记者展示:一只鹦鹉配一个脚环和一张标识卡(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脚环上的号和标识卡号一致。标识卡上有二维码,扫描后,除了显示鸟儿个体照片、物种名称、出生年份外,还有繁育单位、发证批准机关等信息。
“和尚鹦鹉、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这4种鹦鹉都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市民可以合法饲养加载了‘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并佩戴配套脚环的个体作为宠物,但不能用其进行人工繁育以及开展经营利用活动。若违反相应规定,不仅违法,且将承担法律责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前面提到的这10种鸟外,其他我国分布的鸟类均为保护动物,不能私自养殖。
“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主张养鸟,如果真的特别喜欢,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合法科学饲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特别提醒道,画眉、鹩哥、百灵、红嘴相思鸟、红胁绣眼等传统笼养鸟均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未经许可,个人和企业不得饲养、交易、经营利用。同时,严禁食用鸟类等所有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