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纠结防控手段怎么选?配镜还是用阿托品?
日期:08-16
近日小助理收到很多家长的留言:特殊光学设计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RGP镜……多种多样的近视防控手段到底要怎么选择?哪种才是有效且安全的呢?
为了解决家长的疑问,小助理请到了嘉兴朝聚眼科医院近视防控中心靳秋分主任来答疑解惑。
孩子已经近视哪种方案最适合?
对于年龄低于8周岁且刚开始近视,度数较低的孩子来说,通常建议验配框架眼镜来保证日常学习生活。框架眼镜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讲操作相对简单,如果父母对于近视防控有较高要求,则可以考虑验配特殊光学设计的防控框架眼镜。
对于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增长较快且用眼时间较长,或父母都是高度近视的孩子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OK镜”)进行矫正。
角膜塑形镜是通过夜间佩戴、白天摘取的方式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一般情况下白天不需要再佩戴框架眼镜也可以清晰视物,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
如果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且近视度数发展较快,想要防控的孩子可以选择佩戴离焦软镜或离焦RGP镜。两者都属于日戴型隐形眼镜,不同之处是材质,离焦软镜是软性镜片,离焦RGP是硬性镜片。孩子可以通过试戴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离焦软镜只适合近视度数低于1000度的孩子,如果超出1000度则要选择离焦RGP镜。
除此之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经循证医学验证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的眼用制剂,备受家长们的关注。但低浓度阿托品属于辅助用药,没有视力矫正的作用,所以还需要通过光学矫正来解决视物不清的屈光问题,建议两者配合使用达到更加有效的防控效果。
最后,靳秋分主任强调:没有所谓的“最佳防控手段”,最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建议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选择,排除禁忌症。
家长也要理性看待不同的近视防控效果,不同个体对近视防控措施的反应并不相同,医学手段干预也只是近视防控的一个环节,还要从日常生活习惯、用眼环境等多方面努力,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