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两山”理念在嘉兴的实践密码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黄妙妙 图片由海盐县通元镇提供

  

  绿水青山映嘉禾

  “两山”实践看嘉兴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翻开浩瀚的历史画卷,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徐徐铺展。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生态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依托。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二十年来,嘉兴始终践行这一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交出了绿满嘉禾的“生态答卷”。

  逐“绿”前行,绘就美丽嘉兴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美丽乡村。”上个周末,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先生带着一家人在海盐县丰义村度过了愉快的两天假期。对他们而言,嘉兴的农村就是一个特别的景区,有观景平台、个性民宿等,还能体验灶头画等非遗项目。

  张先生说,尤其是村中那片蓝汪汪的湖水令人印象深刻,很难想象这个水质清澈到可以看清月亮倒影的人工湖,曾经是一个因过度开采石料形成的矿坑。

  而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在因水而兴的江南水乡嘉兴还有很多。

  位于桐乡市洲泉镇的义马村葫芦岛,经过治理改造实现了“美丽蝶变”。曾经脏乱差的葫芦岛,如今变成了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的美丽小岛。

  走进秀洲区油车港镇的银杏天鹅湖,千顷湖水碧波荡漾,黑天鹅优雅惬意地游弋,与游客共享悠闲;动物观赏区里,鸵鸟、梅花鹿和羊驼迎来了一拨又一拨从周边城市赶来的亲子家庭……

  近年来,嘉兴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得到新突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稳定在100%,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Ⅲ类及以上比例从2012年的“零占比”跃升至如今的100%,首次获得省“五水共治”工作“大禹鼎”金鼎,PM2.5浓度从2013年的6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4年的26.8微克/立方米。

  相比一组组体现生态之变、环境之美的数据,嘉兴老百姓更能从身边的变化感受到嘉兴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漫步嘉兴,仰望天空,是期盼已久的“嘉兴蓝”;放眼远眺,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俯视纵横交错的河道,河水清澈见底,水中鱼虾游弋……蓝天白云下的嘉兴,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点“绿”成金,释放生态红利

  在桐乡市凤凰湖畔的绿道上,来来往往的市民吹着湖风散步,好不惬意。旁边,凤凰湖总部基地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商务区转型升级、对接区域都市服务的经济新地标。

  在南湖区湘家荡,国控断面监测点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水,风景独美。周边,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集聚,为区域腾飞插上绿色双翼。

  “绿水青山”能为“金山银山”提供更持久、更丰沃的发展空间。放眼嘉禾大地,“两山”理念早已融入生动实践,彰显着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无限可能。

  光伏企业通过“嘉兴市碳足迹一站式服务平台”,给每一块组件贴上“碳标签”,让绿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全国首创的“煤样一链管”平台,为27家发电企业建立了从采样到检测的全链条档案,近两万条数据筑起燃煤污染的“防火墙”;建成全省首个碳普惠交易应用平台,基本实现碳普惠减排机制的稳步运行。目前,全市已备案28个碳普惠方法学,完成9笔碳普惠减排量交易,累计交易2771吨二氧化碳。

  “生态‘颜值’的提升不仅改善了周边生态,更厘清了人们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经济的思路,实现了从‘颜值’提升向‘价值’跃升的质变。”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随着“两山”理念实践的持续推进,“绿水青山”将孕育出更多惠及民生的“金山银山”。